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警惕风筝线“咬”人

时间: 2015年03月26日06:09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阳春三月,天气转暖,带上孩子,约上好友,把五彩斑斓的风筝放飞天空,放飞自己的心情,成了不少市民外出休闲的首选。但放风筝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更要选对合适的地点,千万别让细细的风筝线成为“凶器”。
    22日星期天,记者在太原市汾河景区看到,在“放风筝大军”中,有不少是全家总动员,父母边教孩子放风筝,边和孩子快乐地说笑着,非常温馨。“看,飞上去了,越来越高了!”孩子开心地大声喊着。
    在省城动物园、湿地公园等的上空,满眼都是翩翩起舞的蝴蝶、长尾巴的蜈蚣、展翅高飞的雄鹰……形态各异的风筝漫天飞舞,有的飞得老高,也有的总是飞不起来,无论技巧高低,大家享受的是这一刻的自由恣意。
    “现在的风筝线多为1毫米粗细的尼龙质地鱼线,细且强韧,十分结实。在风力较大时,风筝线绷紧呈现‘直上直下’的状态,竟然有种被牵着走的感觉。”家住康乐街的李先生今年已80岁高龄,是位资深的风筝爱好者,他告诉记者,年轻时就喜欢放风筝,刚开始在收线时手指经常被割伤,后来每次放风筝都会佩戴防护装备。
    风筝线不仅伤己还易伤人,别小看细细的风筝线,在其紧绷的状态下,其锋利的程度不亚于一把刀,能轻松将黄瓜、香蕉、胡萝卜及肥皂等物品切断或留下2厘米的“伤口”。在汾河景区东门的天桥上,记者看到5分钟时间内,就有3只风筝飞到了车来车往的滨河路上,给正在行驶的司机带来诸多不便。
    一些踏青游玩的市民呼吁,风筝爱好者在娱乐放松的同时,要为他人的安全着想,首先应选择颜色醒目、辨识度高的风筝线,在放飞及收线时注意来往游客及车辆。如果风筝挂在变压器及高压线上无法取下时,最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化解险情。

本报记者 曹秀娟 实习生 王秀秀

制图:王 静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