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省城的王女士致电本报,说是迎宾汽车站托运快件的收费标准要比其他快递贵2倍,并且双向收费,即还要向取件人收取“小件寄存费”。王女士认为该汽车站收费很不合理,因而向本报反映,希望该事件能在“3·15”期间受到关注。
根据王女士提供的情况,记者于3月8日来到迎宾汽车站,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托运快件。“我想托运一张银行卡到翼城,多少钱?”记者拿着一个装有银行卡的信封询问代办托运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了信封一眼,拿出一张快递单交给记者,说道:“25元。”“这个价格比申通、中通等普通快递贵2倍,也高于顺丰快递,你们制定这个价格的依据是什么呢?”记者问。工作人员看也没看记者一眼,随手就向右边的墙壁指了指。原来,墙上专门挂有“捷泰快运迎宾站受理处直达快件收费价格标准”,上面“明码标价”注明了快运到运城、临汾、芮城(信件)是收费30元,到侯马、河津、夏县(信件)等地是收费25元;普货(5公斤以内的物品)则高出5元或10元;5公斤以上的货物超出部分按1元/公斤计算。“为什么到市里的反而比到县里的收费还贵呢?”记者指着价格表问道。“这个你得问物价局,我们也不知道。”记者在价格表的右下角看到这样一句话:以上标准按省物价局(晋交综运[2011]509号)文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这里不乏前来托运快件的消费者,一位男士在询问了托运价格后问道:“这个价格怎么比寄快递贵那么多?”工作人员不答反问:“我们这个当天就到,你发其他快递当天能到吗?”就在男士有些犹豫时,工作人员不耐烦道:“到底寄不寄呢?”这位男士叹了口气,还是现场邮寄了。
记者看到,在价格表中不仅写明了邮寄货物的标准,还规定了另一项收费标准:小件寄存费。工作人员解释:在货物邮寄过来后,都要统一放在寄存室由专人保管,消费者取件时要支付一定的费用,5公斤以内、体积不超过0.03立方米的小件,收费3元/件;超过这个标准的大件收费5元/件。
随后,记者又来到省城建南汽车站、东客站、西客站,发现这种“双向收费”的现象在各个汽车站普遍存在,记者又电话咨询了我省几个县市的汽车站,“双向收费”显然已经成了各汽车站约定俗成的惯例。
汽车站的收费标准让王女士质疑的是,运费高出普通快递因为其可以当天到达,也算情有可原,但还要向取件人收取小件寄存费是否有乱收费的嫌疑。在汽车站记者看到有的取件人在被收取了寄存费后有些忿忿不平:“那边寄过来都已经交费了,这边取还要收费,这是什么道理?通信行业都已经接听免费了,现在收快递反而要交费了!他们是国家公职人员,国家给他们发工资,就包含这部分责任和义务,这块收的费是要交给谁?”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首先拨通了负责省内客运的一家运输公司负责人的电话,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托运货物都是消费者直接找到司机,把钱给了司机就可以托运货物了,那时收费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基本上一件都是20元;取件时,也同样找到客车司机,核对身份后就可以取走,不收取件费。“汽车站觉得这样比较乱,不容易管理,就统一安排了寄件和取件的工作,也制定了统一价格,收的这些钱汽车站最后都会给我们,但是要从中抽取一定比例,所以价格也贵了。”运输公司负责人解释。
接着,记者又拨打了12315消协投诉电话,消协的客服人员对此感到抱歉,因为这个涉及到价格制定的问题,不在其监管范围内,让记者咨询物价局。
拨通12358物价局电话后,工作人员是这样解释的:“首先,汽车站的托运价格不是我们制定的,我们也没有参与;其次,如果汽车站‘明码标价’有价格标准,那他们收费就是合理的,至于他们收多少,这个完全是市场定价,我们也管不了,不在我们的监管范围之内。”“汽车站承担的是公共服务职能,并不是单纯的盈利单位,这难道不应该成为制约他们定价的标准?”记者问。“这个我们管不了,你应该问汽车站。”工作人员回答。
最后记者找到一家汽车站的工作人员,咨询定价的标准和制定方式,该工作人员只是说,价格都按照物价局的标准制定。当记者问到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双向收费是否有些不合理时,该工作人员便开始沉默。
本报记者苏苗苗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