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不少网络兼职广告将目光瞄准大学生。“只要会上网,就能赚到钱”“不用出门,日赚百元”……这样既自由又舒适,且回报高、门槛低的工作,怎能不让人动心?殊不知,在这些巧言粉饰的广告背后,很可能是陷阱。
晋中学院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在网上找到一份“刷信誉”的工作:应聘者只需到招聘方指定的网店付款购物,并附好评增加该网店信誉度,之后招聘方就将购物款和报酬返还。每代刷一次信誉,最低可以得到2元的报酬。于是小张抱着试试的心态,购买了1张100元的游戏充值卡,并附上五星好评,对方立刻返还103.5元到她的账户。点几下鼠标,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1月12日下午,小张在招聘方的指示下汇款500元购买充值卡,就在她把钱汇出后,却被告知订单被冻结,需再完成100笔订单才能解冻。汇出去的钱取不回来,完成100笔订单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小张赶忙联系当初的招聘方,但对方手机关机,QQ与阿里旺旺下线,就此彻底消失了。
与小张有类似经历者不在少数,传媒学院刘莉在网上按照招聘方的要求填写了一份简历,除姓名、年龄、手机号等外,其中还包括将来接收工资的银行卡号。据刘莉介绍,对方随后以验证银行卡为理由,要求她提供手机校验码。之后不到20分钟,她的手机就收到银行的短信通知,卡里仅有的150元钱已被全部转出。
晋中市消协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学生,假期求职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莫要轻信所谓“刷钻”等兼职信息;需要提前支付钱款的工作,最好反复确认后再开始;对工作联系方式只有网络和手机号的,更要当心。此外,不要随意泄露个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及手机验证码等隐私信息,不要随意接收或点开陌生人发送的“打卡软件”等所谓的兼职工具。
本报记者 张 谦 本报通讯员 张莉芬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