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9日热线消息(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郑雅琼)学校的厕所与“危房”仅一墙之隔,疑因“危房”地基下沉,学校厕所的墙壁也出现裂缝,这让校方担忧孩子们如厕存在隐患。昨日上午,东华门小学的一位老师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反映这个情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重视解决。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华门小学,学校负责安全排查工作的张老师带着记者实地查看。小学厕所旁就是一幢住宅楼,女生厕所与住宅楼紧邻,中间隔着一堵围墙,间距约有5米,能明显看到厕所位置的地基有些下沉,女生厕所的墙壁上,有一条长长的斜线裂缝。而住宅楼除了楼体上有裂缝外,一些窗框也变了形。“这个裂缝大约是2013年暑假有的。”张老师说,起初发现裂缝,他们以为是地下的管网出现破损,就挖开进行管网检查,发现一切正常。后来经过排查,初步怀疑是旁边的宿舍楼地基下沉引起的。
那厕所能换到其他地方吗?“不行,其他地方没有排污管网。”张老师无奈地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与校园厕所相邻的住宅楼,楼体是筒子楼的样子,一层分左右两侧,每侧约4户,共用一个卫生间。在一单元二层的一位住户家,记者看到她家的铝合金窗框明显变形,变形后窗户还留下了一些空隙,虽然住户用布子堵了一下,仍有走风漏气的地方。“我在这住了大半辈子了,除了要忍受房屋渗水外,最怕的是大型机械作业,楼体都会有些摇晃。”这位住户说,前段时间外面道路改造,挖掘机作业时震得房顶都往下掉土,吓得他们都躲到街上去了。
除了窗框变形外,墙体还有多处裂缝、墙皮脱落等现象,楼道里有的裂缝处张贴着纸张。在二层卫生间,记者看到有的墙体间已经出现宽约两厘米的裂缝。采访中,住户们说他们也很无奈,没办法。
这幢住宅楼属于山西二建公司的单位职工楼,记者找到分管该住宅楼的物业一处吕经理。吕经理说,那幢楼是3号楼,是一幢有5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了。上午他还刚又去了一趟,并拍了一些有裂缝的照片,准备上报给上级单位。“这个楼我们也一直操心呢。”吕经理说,东侧楼体下沉倾斜得稍严重些,尤其是遇到雨季或防洪期最为担心。2013年,他们曾找设计部门,打算为楼体进行加固,但因存在一些问题,加固一直未能进行。为了随时监控楼体的情况,他们就在楼内一些裂缝处张贴了纸张,以便可以随时监测楼体情况。吕经理带记者到其中一个楼道内查看,张贴的纸张没有撕破现象。
老房子出现裂缝、变形、地基下沉等情况,是否属于危房?危房由哪个部门管呢?记者了解到,该楼需要由产权单位向街办打报告,然后街办再向市里反映,再由相关部门鉴定是否为危房。如果是危房,就由产权单位来负责处理。
随后,记者采访了东华门社区的韩主任。她说,粗略统计,3号楼住了八九十户人家,有一些是二建公司的职工,有一些是租房户。目前东华门正在进行微循环改造,社区也向上级部门打了报告,希望能对这幢楼进行拆迁改造,但报告未能通过审批。每年的雨季或防洪期,也是他们社区最为操心的时候,每一次,他们都要在楼外张贴“危楼”告知单,提醒住户注意。
○特别提醒
住在“危房”里住户要注意什么?
能否拆迁、加固,都不由住户说了算。那么,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居民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老房屋的电线如同蛛网般密布,且多老化,住户应该经常检查电线及各类电器用电安全,及时更换不达标的电器,如劣质插线板。
其次,不要在走廊、楼梯口等堆放杂物,不乱丢烟头,注意炉灶周围是否有可燃物;
再次,老房子的供水、用水地下管网要及时检查,尤其像3号楼这种地基出现下沉现象的房子,更得时刻检查,避免地下管网漏水带来危险;
第四,万一发生什么事情,逃生时要顾及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可以在重心较低、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地方,要注意拿东西保护好头部。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