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4日热线消息 (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潘晶 刘晓红)雨天骑着摩托车跑了趟长途,价值万余元皮衣皮裤上沾满了泥巴,市民小耿把皮衣第一次送到干洗店去清洗。当时,他只担心洗坏了皮衣,没想到却把自己的身体洗坏了。昨日,小耿给本报打来电话,说他穿了一天清洗后的皮裤,双腿从膝盖开始至小腿部位满是疱疹并伴有红肿,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估计是干洗残留物与皮肤接触后导致的。
昨日下午,记者在小耿的店里见到他,他穿着长袖短裤在店里忙碌着,与街上来往行人穿着的长袖长裤相比,小耿的穿着要“凉快”很多。“没办法,穿上长裤磨得太疼,只能这么穿。”说着,小耿伸出腿来,记者看到两条腿膝盖以下的皮肤都变成了红色,还有一些细小的脓疱,“昨天的脓疱更大,医生给抽了,今天好了些。”
原来,小耿是摩托车爱好者,平时喜欢与朋友相约去郊外骑摩托车练车技。9月9日,他和好友骑着摩托车去了趟外地,因为下雨,回来后身上的皮衣皮裤沾满泥巴。他不知道该咋处理,就拿到鞋店,店主建议他送到干洗店。当晚,小耿把皮衣皮裤送到小区里的干洗店,12日取回衣服,店主建议他把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晾晒一周,让衣服上的干洗液挥发干净。
20日,小耿穿上干洗后的衣服参加了一场摩托车比赛,由于裤子是贴身穿着,到了中午,小耿感觉腿部蜇得疼,等到17时比赛结束,腿已经疼得难受。“6点多,我回到家,腿上又红又肿,去找店主,对方说他们在洗衣服的时候手沾了干洗液也会不舒服,但用肥皂洗一洗,抹上护手霜就没事了,建议我用肥皂洗一下。”小耿说,他不知是怎么回事,先后去了烧伤医院和中心医院的皮肤科,医生诊断是接触性皮炎,估计是干洗液没有挥发干净接触皮肤导致的,并给他开了输液的药和外敷的药,而这些药费店主也在第二天给予支付。
腿部受伤给小耿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他也不知道皮裤还敢不敢再穿,希望店主能给一定的补偿。对此,干洗店的店主却说,小耿的腿部受伤,谁知是不是穿干洗后的衣服导致,虽然自己不确定原因,但也给小耿支付了医药费,已经尽了道义,不存在赔偿的事。
干洗店是否有责任?对此,山西祝融万权律师事务所的刘晓栋律师说,这起纠纷可以从侵权责任及违反服务合同约定两个方面去考虑,小耿需要证明患上接触性皮炎的原因是干洗物质残留导致的,同时还要排除他从干洗店取出衣服后,衣服再没有送到其他干洗店再次清洗,如果这些情况确定后就能确定其责任主体,从而进行责任认定。“对于赛车服这类服装,确实有着特殊性,干洗店店主作为专业人士,有提示义务告知消费者清洗后穿着的注意事项,或者应该采取专业的措施让干洗物质充分地散发,保证人身不受到伤害,从这一方面来说,干洗店确实存在过失。”
延伸调查
干洗液多是石油溶剂也有四氯乙烯
小耿的皮衣和皮裤是用什么样的干洗液进行清洗,记者在店里看到摆着四氯乙烯的干洗剂,而店主说他们用的干洗液是石油溶剂。随后,记者又咨询了多家干洗店,询问他们都在使用什么样的干洗液,多数店主说是石油溶剂,也有店主说用的是四氯乙烯。
据了解,石油溶剂是对某些物质起溶解、稀释、洗涤和抽提等作用的轻质石油产品,易燃、易蒸发。它的主要成分有烷烃、环烷烃和少量芳烃,不含其他添加剂。石油溶剂与皮肤长期接触,可使皮肤脱脂,引起皮肤炎症。
四氯乙烯又称全氯乙烯,室温下为不易燃的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有机化学品,具有类似乙醚的气味,能溶解脂肪、油类、焦油、橡胶、天然树脂及芳香族有机酸,抗水解,与乙醇、乙醚、氯仿、苯混溶,溶于约10000倍体积的水。四氯乙烯易挥发,有刺激的甜味,很多人在空气含有百万分之一四氯乙烯的时候就可以闻到,其被广泛用于干洗和金属除油,也被用来制造其他化学品和消费品。
四氯乙烯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口服后出现头晕、头痛、倦睡、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与皮肤反复接触,可导致皮炎和湿疹。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