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整治令”是否赶走烧烤摊?

严令公布月余,烧烤摊昔日红火场面不再,只有个别摊点仍在经营

时间: 2014年08月21日01:50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记者调查
    九成多市民赞成整治个别摊主推迟营业时间

    执法部门
    食客市场大环保取证难专项整治面临回潮“烤”验

    各方献策
    联合执法应成常态规划烧烤街集纳露天烧烤


    调查篇

    支一个烤炉、摆几张桌子,烧烤摊前生意倒是红火,可烟雾缭绕、噪声不断……露天烧烤摊占道经营、污染环境、噪声扰民等问题,已成为每年夏季百姓投诉的焦点。
    7月17日,太原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整治烧烤摊点的通告》,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市区范围内从事露天烧烤,或以“啤酒节”“消夏晚会”等名义摆设露天烧烤摊点。
    这个被称为太原“最严烧烤整治令”的通告发布距今已有月余,禁令之下,露天烧烤风是否有所收敛?为什么烧烤摊这么难整治?本报今日推出关注“最严烧烤整治令”特别策划,记录“整治令”下的各方博弈,并对此进行调查。

    随机调查:九成多市民赞成整治

    “一到夏天,晚上家里的窗户就不敢打开,即使是这样,临街的房间还是一股烟味,烧烤点的吵闹声一直能持续到凌晨。”“晚饭后带孩子出门走走,可街面到处烟熏火燎的,呛得人直咳嗽。”“上个月初,来我们这里吃烧烤的几个年轻人喝多了,两伙人打起架来,惊动了楼里所有的人。”
    ……
    以上都是记者在调查中,百姓对露天烧烤的各种吐槽。
    今年7月,针对已经存在多年的露天烧烤,太原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整治烧烤摊点的通告》。近日,记者走访城中村、知名小吃街、商业街、居民集中的小区、高校、医院周边,随机对30多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九成以上市民支持整治露天烧烤,大家认为,随意摆设的烧烤摊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家的生活,其中还包括,食品卫生、垃圾处理、摊点布局、治安等问题。
    调查中,最令百姓头疼的问题集中在烧烤摊污染环境、经营时间、噪音污染等方面。“我们家在北大街中段三晋饭庄附近,这里的烧烤摊不仅存在占道经营问题,每天还超长时间营业,食客吵闹的声音让居民们无法接受。”市民高先生说。
    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只有两三位市民表示,如果取缔烧烤摊后,可能无法就近吃到“美食”,因为价格相对便宜,少了朋友聚会的场所。另外还有两位市民表示无所谓。

    投诉回访:两处烧烤点仍在经营

    “和平南路三益宿舍附近有一家烧烤摊,已经开了五六年,有一定规模,从晚上6点至次日凌晨,食客不断。由于紧临宿舍小区,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今年7月份,太原市民宋先生曾向本报热线电话反映烧烤摊占道经营问题,8月19日在记者的回访中,宋先生说,他反映的那个烧烤摊现在仍在正常经营,而且食客络绎不绝。
    记者调取了今年5月至今所有向本报投诉烧烤摊点的热线电话,随机回访了5位市民,其中三益宿舍和体育场附近烧烤摊点仍在正常经营,而狄村、北大街、长风街南巷等地的烧烤摊已被取缔。“这些烧烤摊有百害而无一益。”宋先生说,因为烧烤摊大多集中在人口密集区域,一旦发生治安问题,可能会殃及无辜百姓。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烧烤摊之所以难整治,主要是因为摊点的流动性、没有合法手续以及相关的制约性,所以很容易出现“回潮”情况。

    实地走访:个别摊主推迟营业时间

    “由于村里大多租住的是年轻人,因此前几年菜市场门口的烧烤摊十分火爆,听说一天能赚上千元。”家住太原狄村的王先生说,7月底,他发现家门口占道经营的烧烤摊全部被取缔了。
    8月18日20时30分,记者来到狄村菜市场门口,已看不到曾经热闹的烧烤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面。与相对集中的菜市场门口一样,狄村街小巷口一个比较大型的烧烤摊,如今也没了踪影。21时30分左右,记者离开狄村时,看到旅游学校对面有个别烧烤商贩支起炉子准备出摊。
    在随后的3个小时内,记者特意走访了太原较为著名的几个烧烤集聚地,如旧城街、体育场周边、老军营菜市场门口、并州东街优派小区附近等,虽然看不到往日红火的烧烤场面,但仍有一些摊点会选择推迟营业时间。“以前我家楼下就是烧烤摊,这次整治后确实有效果,但还是没有彻底取缔了,一到晚上十一二点,楼下烧烤摊就又摆出来了。”在旧城街居住的市民王先生说。8月19日23时以后,在开化寺街、康乐街、菜园街、狄村街等街道两边,记者仍然能看到零星散布的烧烤摊。而以往一些大型烧烤店,在露天烧烤的烤炉已搬回店内,整个街面都十分整洁。
    在连续两天的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六城区一些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烧烤摊已基本取缔,而个别仍在经营的烧烤摊选择与执法人员玩“躲猫猫”游戏,错时经营,大部分市民对此次整治烧烤摊的效果表示肯定。

    ○相关

    一个摊主的无奈:不摆没收入,摆了被投诉

    8月18日22时许,太原市狄村北街中段,3家烧烤摊开始出摊。为了不影响道路通行,老板老杨将摊子摆在了人行便道台阶内。“这里地处小巷子,东面的道路现在处于封闭施工阶段,因此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老杨边放桌子边说。
    43岁的杨金喜是太原人,这些年开过烟酒店、送过快递,最后摆起了烧烤摊,而这一干就是8年。这个有着几十张桌子的烧烤摊,也成为杨金喜一家四口唯一的经济来源。杨金喜的摊此前摆在东岗路,可由于东岗路今年修路,他才转移了场地。
    记者上下打量一番发现,杨金喜的穿着不像做烧烤生意的。T恤衫、休闲裤,很精干的一个中年人。烧烤摊上的菜、肉等烤品,也都干净整齐地摆放着,上面裹着双层保鲜膜。在他看来,烧烤摊为市民的多样化餐饮提供了便利,也给经营者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不过,年年都会不定期进行的烧烤摊整治,也令杨金喜和一些烧烤摊主们想着办法“对付”检查。杨金喜直言,做这种生意,一是不需要什么技术,二是设备简单,不需要固定的地点,还不用缴纳各种费用。“我们也知道摆摊会扰民、影响城市环境,但也在尽量减少这些不好的影响。”杨金喜说,比如烧烤后的垃圾自己都会清理,不摆在人行道上。
    摆烧烤摊基本上都在室外。杨金喜说,之所以选择在室外,一方面是一些市民喜欢露天吃烧烤,就算屋子足够大,他们也不愿意在屋里吃;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店面太小,屋里只有几张桌子,即使外面坐满了,屋里这几张桌子也很少有人使用,所以,收入基本上全靠摆在外面的桌子,“要是不让在外面卖了,可以说断了我的生路,不光我,这附近的烧烤店都得给断了生路。几年前时,太原有一次集中整治,把几家烧烤店都取缔了,那段时间日子基本没法过,后来又慢慢恢复了在室外摆摊。”
    杨金喜觉得,烧烤摊有存在的必要,因为百姓有需求,但他也纠结,“政府部门时不时整治,我们躲躲藏藏,也挺累的,反倒觉得自己摆摊是干了不好的事情。”杨金喜很无奈,“我们没别的能耐,不摆烧烤摊能干啥?居民意见大,我们压力也很大,只能尽量减少对他们的干扰。大家过日子都不容易,多一些理解才好。”
    摆烧烤摊其实也是辛苦活,杨金喜说,做夜市生意,白天也不能闲着,需要进货,把材料准备好。“早上6点起来备货,不早起的话,去菜市场晚了就没有新鲜肉了,回来后把烤品穿好,下午6点出摊,一直到凌晨1点左右收摊。”他给记者算了一下,他们一天睡觉不足5个小时。杨金喜说,他们做夜市烧烤生意,大都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到了冬季,他们就可以在家休息,或是做其他买卖。“平时邻居们来吃串,我们都给打折。”杨金喜告诉记者,他平时跟邻居相处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影响他们。“我们不反对管理部门规范露天烧烤摊,但不赞同被彻底取缔,如果没了烧烤摊,太原市民消夏,晚上还有什么可吃?”
    杨金喜在想,太原市能否专门规划出一些区域用于经营烧烤,然后从营业执照、肉类质量、油烟控制等方面加强管理,这样既满足了市民吃烧烤的需求,也可能会整治了烧烤乱象。
    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即便规划出专门区域来烧烤,杨金喜也担心会不会收取高额的入场费。“去年我一朋友去啤酒节摆烧烤摊,入场费等相关费用就交了上万元,结果一个月下来还赔了钱。”面对选择时,杨金喜也很纠结,“索性,这摊还是先摆着,走一步看一步。”杨金喜无奈地说。

本报记者 李晶 李飞飞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