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势疯狂的芦苇和水草,深绿色的河水,平静得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的水面,这是太原市汾河柴西桥水域。河边有人在惬意地钓鱼,有人在悠闲地散步。殊不知,这片寂静的水域在短短4天之内,已经吞噬了两名年轻小伙子的生命。
7月31日一大早,天龙救援队的队员就来到这片水域,打捞前一天溺水的小伙子。他们希望通过本报呼吁一下:别到这里来玩水了,这里实在是“太要命”了。
他,17岁 没来得及多看这城市两眼,便沉入水中
7月27日中午过后,一位工厂老板带着3个员工来到汾河柴西桥水域洗澡玩耍。老板在旁边停车,让他们先往过走。3名员工走到河边,一个不小心都滑了下去。其中一名员工抓住了漂在旁边的塑料板,另一名员工本身会游泳,他俩均上了岸。等回头再找另外一名年仅17岁的员工时,人已经没了踪影。他们立即报了警。
据了解,溺水的员工初中刚毕业,趁着假期从古交来太原打工。“他刚来了1个多月的时间,还没好好欣赏一下这大城市,就……”溺水者的姐姐很伤心。
吞人的地方是一个水坑,是长期采沙人为形成的,里面杂草丛生,水下情况远比肉眼看到的要复杂许多。经过消防蛙人和天龙救援队队员3天的搜救,7月29日19时25分,溺水者被打捞出来。
他,21岁 看鱼时,无声无息就消失不见了
7月30日,悲剧再次发生。同一个地方,21岁的小伙子小刘沉入水中,再没上来。
小刘和他哥哥在同一家工厂工作。7月30日,工厂放假,哥哥带着小刘和5个朋友来这片水域玩耍。从小就喜欢鱼的小刘蹲在水边,盯着水里游来游去的鱼儿,哥哥和另外5个人则在另一边捕捉河蚌,兴致高昂的他们还下水游了会儿泳。
约1个小时后,小刘哥哥上了岸,发现小刘不见了,5个朋友也都说没看见。顺着河流的走势,大家边找边喊小刘的名字,但众人喊破了喉咙,始终没有回应。河对岸站着几个人,小刘哥哥便跑过去问是否看见他弟弟。“刚才那里有一个人,我们以为他在那里游泳,就没在意。”其中一人答道。
听到回答,哥哥一下就哽咽了,因为弟弟根本不会游泳。顺着手指的方向,小刘哥哥看到,那里离弟弟看鱼的位置有十余米。“他平时不爱说话,走也是这么悄无声息的。他从小就喜欢鱼,在我们村里经常逮鱼玩,我们那儿的水很浅,就到小腿。”7月31日,看着天龙救援队的队员们在水域上搜救,小刘的姐姐用颤抖的手比划着位置。
小刘的哥哥夹杂在救援队的人员中,记者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缓慢扭过头,张口要说话,由于嘴唇太干,没能张开,舌头伸出来,才将嘴唇撑开。“一点声音也没有就消失了,他……他总是那么乖。”哥哥用了两分钟才说完这句话,又扭头向水域望去。
搜救仍在继续提醒如鸣警钟
其实,天龙救援队的队员们7月30日晚上就过来搜救小刘了。
7月30日20时许,16名队员赶到事发地,根据众人所指的位置,加上对地形的分析,大概确定了搜捕范围后,就下水搜救。
整整6个小时,搜救人员在水中仔细排查着每一个可疑的地方,直至31日凌晨2时许,没有发现才无奈地离开。休息了几个小时后,凌晨6时许,队员们又陆续来到这里,继续寻找小刘。
据了解,此片水域情况特别复杂,近似梯田状。靠近河岸水深为4米,一个台阶过后,变成了8米。为保持体力,上午,负责人将成员分成两部分,轮流下去搜捕。下午,28名队员一起上阵,拉起一个长约80米、宽约4米的网子进行大范围的搜捕,但是两次下网,仍无结果。“你们到那里,你们去那里,打起精神。”虽然已经很疲惫了,但大伙儿没有放弃,负责人继续安排着救援。“肯定是没有生还希望了,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归宿。”负责人说。
直至20时记者发稿时,天龙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在继续搜救。“没人能说出准确的位置,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难。范围太大,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缩小范围。”一名救援队员说,这片水域底下的水草特别多,而且有六七米高,人很容易被缠住。站在岸边,说不定下一脚就踩到很深的水中了。
采访中,负责人一再提醒记者,一定要呼吁市民,千万不要来这里玩水,要命啊。
7个月,24起让人心痛的事故
7月27日,17岁少年身亡;7月30日,21岁小伙子溺水。截至7月31日,整整一年中的7个月,光是太原市公安消防特勤一中队,就接到24起类似的求救。每一次求救,都让人心痛。
见习记者 贾蔚然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