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寻找晋商领袖 重铸晋商精神

时间: 2014年07月22日03:40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作为明清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现在已成为一个夺目的名词,烙印在五千年华夏历史中。今日,山西籍商人也遍布全国,三百六十行,无不有操持晋言晋语者。他们这些新晋商能否接续晋商辉煌的传统?精神气质又与老晋商有何区别?这都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主流媒体,本报一直关注经济社会、关注时代命题,把利用舆论平台,搜集各方话语,汇聚时代强音视为自己当然的职责。7月20日,由本报发起的“寻找晋商领袖”正式启动,未来几个月,本报组织的采访团亦将奔赴全国各地,寻访今日晋商,聆听他们的创业传奇,解读他们的成功密码,并展示他们的现状和风采。
    然而,何谓“晋商领袖”?如果只看谁资产更多,哪家企业规模最大,在哪个领域能执行业牛耳,那么只需要翻几本企业年鉴便可,何必郑重其事派出多路记者全国奔波。今日的山西商人,既然几百年后还要共享“晋商”之名,那么,他们天然地就应该是晋商精神的继承者、宣传者、发扬者,而晋商领袖,也应该是晋商精神最突出、最出色的践行者。
    7月20日的“寻找晋商领袖”启动仪式上,书法家们泼墨挥毫,写下了晋商精神的各种关键词,“诚实守义”“非义不取”“仁爱厚道”“敢为人先”“勤奋务实”“宽容大度”“团结互助”,等等,这其中,虽然任何一个词都不能完整概括晋商精神,但任何一个词,都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产生直接的作用。
    当然,世界上没有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家企业的制胜之道也不仅仅是几个词。举凡种种晋商精神,很难说哪个更重要,哪个最本质,关键是,识古察今,对于现在的晋商,更需要弘扬哪种精神。
    当年的晋商,是在明朝开中法政策的鼓励下,兼享地利之便,从此走向辉煌。现今的晋商,天时地利都与同业共享,因为山西地处内陆,还有着信息不畅、风气不新的劣势,而一个企业几乎从诞生起,所处的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举步之难,更甚于几百年前的晋商前辈。毕竟,开创基业虽然要有披荆斩棘的努力,但一片白地之上,也有空间修筑高楼广厦,而高手云集、强敌环伺之下,闯出自己一片天地反而更加困难。
    所以说,本报“寻访晋商领袖”,也不仅仅是要寻找到一个特定的实力雄厚、资产丰饶的企业家。重要的是,还是要看这位企业家能否给天下晋商做个榜样,有所启发,并像老晋商那样,能否给时代有开创性的贡献。而且,创造财富、改善民生只是一端,为华夏文化、中国精神又能增添什么内容更需考虑。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如今,山西,包括整个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我们要从农业立国,转向工业、商业立国;我们要从经济大国,转向经济强国;我们要从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对这样的时代要求,实际上,今日之新晋商并没有屹立于潮头,一度时期,以资源发家的“煤老板”甚至都能成为山西商人的标志——这让见识过老晋商辉煌的山西很是尴尬。
    遥想两百年前,晋商前辈们创设票号,喊出了“汇通天下”的口号,那是怎样一种气度胸怀;票号的各种制度,无不与现代银行接近趋同,那又是怎样一种远见卓识。如今的新晋商,谁能拿出与票号等量齐观的贡献,谁就是今日当之无愧的晋商领袖。这需要新晋商,继承他们前辈“敢为人先”的精神,打创意牌,走创新路,无中生有,别开洞天,带领自己的企业走向一个新的境界。
    这是新晋商在物质层面能为时代所做的贡献。在精神层面,新晋商,应该秉承“仁爱厚道”的古训,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古道热肠,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追求财富,不应只为奢靡享受,反而应让财富成为热心善行的保障。当年,榆次常家赈灾,为了乡亲们的尊严,宁愿不担救济的虚名,而是说为修戏台请人帮忙,一个戏台修了三年之久;运城的李家,代代行善,家门口的照壁刻了365个“善”字,告诫后人要日行一善。如此等等,难道不是新晋商的楷模?今日若有一位新晋商,无论能力大小,贡献如何,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将之视为自己企业文化的根本,将社会责任感放在获取利益更高的地位上,称为“晋商领袖”更是当然。
    寻找晋商领袖的活动将持续几个月。这几个月中,我们相信会有许多的惊喜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更相信,有这样的活动作为契机,能够凝聚社会共识,让晋商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相信,晋商的崛起,恰逢其时,不远的将来,会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再度享有“海内最富”的称赞,也像他们的前辈一样,重铸属于这个时代的“晋商精神”,而这个活动,仅仅是个开端。

本报评论员    李玉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