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减税调研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100家企业中,超过9成受访者直言,国家现行减税政策落实不到位。另据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的 《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仅有43.1%的参访小微企业表示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这意味着仍有近六成小微企业未从政策红利中受益。
为扶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涉及税收、金融、贷款、简化审批、取消不合理的收费等。但这一系列利好政策为何难落地?近六成小微企业何以享受不到国家减免税收的阳光?
据分析,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是减税规模与力度还显不足。有专家认为,根据国家财力,我国年减税规模应达到6000亿元左右,但2013年实际减税只有1400亿元。其次是政府行政性收费仍然偏重,消弭了减税红利。近年来经过治理,虽然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问题大幅减少,但与行政职能挂钩的各种服务性收费却层出不穷,加大了企业负担。
在我看来,除了这两点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少数地方揣着明白装糊涂,中央利好政策被“吃”进肚子。这种上有政策,下有“消化剂”的做法,放在征税难的现实语境下是说得通的。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出现税收困难,但仍然层层加码增税任务,为完成增税指标,有的地方巧立名目乱征税、征过头税等问题时有发生。对他们而言,国家减免小企业税收,岂不等同于“割肉”?故消极应对,能拖则拖就不难理解了。
无须讳言,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颇为艰难,他们既无垄断国企所掌控的市场权力,也缺少大企业所拥有的雄厚人才与资金,还缺乏必要的人脉资源,只能凭一己之力在市场上拼杀。国家减税免税政策遭遇“肠梗阻”,无疑加剧了这些企业经营困难。
可见,落实国家惠企政策还须三管齐下,一是根据财力许可不断增加减税力度;二是要加大清理行政性收费;三是切实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通过对减税法规、政策的宣传让企业知晓,同时强化执行力,对故意装糊涂,甚至阻挠落实减税政策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问责。
□尹卫国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