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把精神食粮送到了农民家门口,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情支持和欢迎。但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社会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电子信息及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书屋中一些图书变得陈旧不合时宜,一些农家书屋实际的作用打了折扣。
如何发挥好农家书屋的功能,笔者建议:一是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投入,一方面用于书屋硬件功能的完善、养护和提升,另一方面用于加强书屋日常管理和规范。二是创新农家书屋的建设方式。农家书屋的建设方式应因地制宜,可将农家书屋与学校图书馆、工人俱乐部、老年文体活动中心等合建,建立联合管理运作新机制,充分提高农家书屋的阅读率。同时,建立图书流动机制,根据农家书屋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流动,使得各村、社区现有的图书真正流动起来。
蔡永庆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