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本版刊发了《退耕还林款被套取百余万元》一文,文中揭示出石楼县罗村镇红腰村退耕还林地里没有林,10年来,他们采取签订阴阳合同,虚报土地亩数等手段,弄虚作假,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百余万元。
该文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谈观点、讲看法。读者普遍质疑,为什么退耕还林地里没有林却能堂而皇之地向国家领取补助款?相关部门是如何把关的?是谁为弄虚作假者打开方便之门?同时也引起石楼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县纪检委、林业局、公安局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调查组。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多部门的联合调查偃旗息鼓,被套取的百余万元退耕还林款也不了了之。
红腰村村民乔海武告诉记者,文章见报第二天,县里非常重视,联合调查组的工作人员来到红腰村调查,他们到地里实地查看后,又到老百姓家里进行了走访,情况和报道的事实相符,地里确实没有树。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向群众承诺,一定处理好此事,给老百姓一个公正的解决。
可是,没过几天,县林业局、罗村派出所和镇政府一行数人来到红腰村要强行栽树,并说退耕还林地不能种庄稼,必须补栽树。红腰村村民认为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刻意造假,村民不同意他们栽树。县里分管农业的陈县长陪同省林业厅的工作人员也到红腰村实地调查,并承诺老百姓一定处理好此事,村民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可是,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此事也被搁置下来。
村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依法依规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追回被套取的退耕还林补助款。本报对此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庞雪峰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