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成绩的公布,又一轮竞争拉开帷幕。虽然,政府部门曾明确表态不许炒作、不能炒作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之后,这方面的消息都会不绝于耳。
今年是河北衡水中学。进入该校网站,首先打开的是大红“喜报”:2014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校学子勇夺河北省文科总分第一名,并双双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十五连冠……9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6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6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0名,51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0名。文、理科600分以上2897人。本一上线率86.6%,全省第一;本一上线人数全省第一。衡水中学牛,有牛的资本。
当然,有好事者随后就前往探访,意欲寻找之所以牛的原因。看到的是这样的一份作息时间表:5:30,起床洗漱跑操;6:05,早读和吃饭;7:10至7:30课前预备,紧接着5节课;12:00午饭,12:40之前必须回宿舍;12:45至13:45集体午睡;14:05之前回到班级唱班歌,紧接着5节课;晚饭只有25分钟,然后集体看20分钟新闻,接着是3节自习课;21:50回宿舍;22:10必须熄灯睡觉。在这个被称为“超级高考工厂”的学校,学生没有时间聊天发呆。“每天的生活都像钟表一样精确,每个人都几乎形成条件反射。”
暂且抛开衡水中学。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之后近30年的时间里,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教育不断被抹黑,为人所诟病。但现实却是,人们一边骂娘一边吃奶,一边说应试教育就是吃人的魔鬼,一边却疯狂追跑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说了的不一定做,做了的不一定说;对的未必能大行其道,错的也不见得就是过街老鼠。
习惯了中庸的国人就这样行进在时代的大道上。但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它不能中庸,不能有灰色地带。教育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们:何为是,何为非;何为对,何为错;何为光荣,何为可耻;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界限分明,来不得半点含糊。但明显,我们没有做到。无论是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学生,谁都明白,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不应该只为那两天的高考,那是不对的,但几乎每一个人又都执迷于这条错误的路,生怕落下半步。
回到衡水中学。探究这个“超级高考工厂”的形成,除了学校内部教育方面的原因,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包括每一个追捧该校的学生、家长,恐怕都难辞其咎。看看学校取得的那些荣誉,有政府部门给的,有民间团体评的,有行业学会选的,有媒体帮着宣传的,有著名高校赋予的……这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高考考得好!从这个角度来看,上面所说到的这一切,都为“超级高考工厂”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是否属于“助纣为虐”,历史会给出答案。
衡水中学一位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衡水中学的模式将会在争议中继续,除非高考发生重大改变,否则教学模式不会改变。佐证他的一个观点是,在河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模仿和移植这种教学模式。
这是当下教育的现状,一个缺失了基本的是非荣辱观,却又不懂得反思的教育群体。但一旦追究其责任,人们总能找到一个“替罪羊”——高考。固然,高考制度问题很多,亟需改革完善。近年,尤其是今年,尝试改变的步伐已经加快。即使这样,我们也应该明白,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也绝非高考一己之力能拯救。而问题是,在不断推进高考改革的同时,需要每一个教育参与者思考和反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我们的初衷。
本报评论员 黄泽雨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