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大学毕业生以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又赶上经济下行压力大,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在这种情况下,当绝大多数大学生为考公务员、进国企、进外企努力时,也有不少人“不走寻常路”,选择了被认为是另类、冷门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一窝蜂挤考公务员、进国企、进外企的独木桥不正常,没有真本事靠“拼爹”更不正常。摆脱畸形的就业观念、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 “不走寻常路”成为普遍选择才正常。
面对就业难成为常态,一些大学生放低身段,去从事一些在别人看来不入流的工作,比如保安、油漆工,甚至是淘粪工,体现出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就业观。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一份安定的工作,而是不愿意循规蹈矩,希望趁年轻多一些职业尝试和人生历练。更有一些人,是出于自身的眼光或判断,看好一些行业或职业的发展前景,特意去从事一些冷门另类的行业或工作,比如入殓师、回乡村创业等。
不管这些选择多元化就业的大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甚至说不管他们能坚持干多久,对他们的选择都应理性看待和尊重。毕竟,他们在“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前表现出了勇气,让人看到了胆略。更进一步说,在初涉社会,二十出头的年龄,从事一些另类职业丰富人生阅历,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整个社会特别是家人,当以积极的姿态去对待,多给他们一些支持和理解。 (苑广阔)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