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疯狂买卖的考生信息让谁蒙羞

时间: 2014年06月24日01:17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全国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即,许多考生反映自己每天都要遭遇好几轮“考试包过”的骚扰信息和电话轰炸,真是不堪其扰。本该严格保密的考生信息遭到如此泄露,不仅使一项严肃、权威的全国性考试颜面扫地,也促人深思:保护考生个人信息,到底是社会缺法,还是有关部门缺力?
    银行业资格考试、职称英语考试、司法考试……近段时期,考生信息泄露案件多次发生。一些考生甚至反映“年年报考年年泄露”,考生信息泄露俨然成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重灾区。然而,与考生信息泄露不断见诸媒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案件只见报案、调查,少见查处、惩戒和结果公布。这不仅使考生及社会各界疑窦丛生,也使这些全国性考试的组织者形象二次蒙羞。
    治理考生信息泄露并非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我国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相继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及《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令规章。特别是一些全国性考试的相关信息还涉及《保密法》管理范畴。不管考生信息泄露是家有“内鬼”所致,还是遭受黑客攻击,考试主办方和办案机关都应下大力气揭开真相,挖出灰色利益链,还考试严肃形象以清白,给考生和公众以交待。
    严肃的国家考试制度不容铜臭玷污,痛击考生信息泄露,依法严惩害群之马必不可少,举一反三加强预防、斩断灰色利益链更为重要。考试主办方的内控机制不健全,必然造就“内鬼”滋生的温床。在依法查处、惩戒泄露“元凶”的同时,也应高悬问责之剑,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考试主办方的法律责任,督促各类考试主办方心存敬畏,杜绝牟利之念。在这次全国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的考生信息泄露中,主办方中国银行业协会承诺“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论”。人们拭目以待。

新华社记者 张钦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