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食药监总局、商务部、工商总局等17部门联合主办的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京举行。本报记者作为我省唯一一家媒体参加了此次国家食品安全宣传周报道。
本届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活动期间,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商务部、教育部等部门开展了主题鲜明的主题日活动。作为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多家单位,联合中央电视台摄制节目,对近期较流行的食品安全传言进行了解读。
误区1 隔夜菜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解读:隔夜菜应适当保存,亚硝酸盐含量上升但在安全范围内。
对此,节目组将菠菜和猪肉在经过烹制和不同条件下的储存之后,通过正规机构检测了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得出的结果是:隔夜菜在30摄氏度以上的开放环境放置48小时,亚硝酸盐含量确实会有一定幅度上升,但最终数值都在安全范围内;如果在冰箱中储存48小时,亚硝酸盐含量增长很少。专家提示,如果要吃隔夜菜,要注意将剩菜及时用保鲜膜、保鲜盒装好放进冰箱保存。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介绍,尽管大剂量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但如果用量合适,并不会引起毒性。孙院士称,正确、适量食用亚硝酸盐还能抑制有毒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因此世界各国都允许熟食或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
误区2 方便面料包含防腐剂?油炸面饼会致癌?
解读:料包根本不需要防腐剂,油炸面饼营养低,但不应直接与致癌关联。
对于方便面料包中是否含防腐剂,专家介绍,食品变质主要是因为霉菌,而霉菌在水分达到12%以上才会存活。方便面料包中含水量一般在5%以下,霉菌不会滋生,且料包中的食盐会抑制霉菌生长,不需要防腐剂。
那么,方便面的油炸面饼会致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钟凯指出:谷物类制品中较典型的潜在致癌物是丙烯酰胺。它是由高淀粉低蛋白类食物(如面粉、土豆等),在高温下烹调时产生的。无论是油炸还是非油炸,只要是高温加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个物质。丙烯酰胺在漫长的人类烹饪历史中长期和广泛存在,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远远不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将它与癌症作直接关联在科学上是不成立的。钟凯提示,方便面营养成分较新鲜食品差得多,长期大量吃不值得提倡。
误区3 速冻水饺中的金葡菌会引起中毒?
解读:金葡菌可在高温下全部杀灭。
现行速冻面米制品国家标准允许速冻水饺里面检出一定限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金黄色葡萄球菌依然让一些人担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刘秀梅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空气、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速冻水饺的烹饪方式让这种菌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100摄氏度条件下5分钟就可将其全部杀灭。况且,在水饺出厂前,生产商还将对包好的水饺进行零下40摄氏度急冻,这也从源头上杜绝了细菌的繁殖。不过,速冻水饺解冻化冻超过一定时间很容易变质。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速冻水饺后,应尽量缩短在途时间,尽快放入冰箱冷冻层保存。
本报记者 胡丽娜
○相关
食品企业靠不靠谱 消费者可看“红黑榜”
本报6月22日讯(记者 胡丽娜)记者从日前举办的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获悉,今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和中央文明办将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黑名单及食品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以此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据悉,今年我国将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安全食品,实现食品行业的优胜劣汰。还要重点治乱,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了解到,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将于近期推出,并与食品生产企业的基本发展环境,如产品审评审批、企业贷款等挂钩;而“红名单”则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食药监总局共同建立。中央文明办将以征信系统建设为依托,联合国家食药监总局,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
电子条码“扫一扫”肉菜身份“大起底”
本报6月22日讯(记者 胡丽娜)“叮!”消费者手持购物小票,将条码对准扫描区,十多秒后,机器屏幕上出现了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零售终端等产品身份信息。在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由商务部举办的“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成效展”展示了我国近年来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进展及成效。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商务部、财政部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产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的新模式,从部分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为试点,逐步扩展到全国多个城市,形成与大生产、大流通相适应的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网络。该体系覆盖范围从最初肉类、蔬菜“一荤一素”,逐步扩展到中药材、酒类、水果、水产品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种。目前全国共覆盖50个试点城市。
记者在现场模拟展台看到,该追溯体系借助物联网原理,囊括信息采集、传输、查询几部分。以我们餐桌上食用的猪肉为例,该追溯网络从生猪屠宰、批发、零售都有一张芯片电子卡相随,每一环节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手中的这张“电子身份证”查询到这块猪肉此前每一环节的购销情况。“在这样的努力下,相当于在流通环节安装了一道闸门,产地来源不清、质量安全无保障的肉菜轻易进不了市场。通过溯源小票查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知情、维权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同时提升了消费信心。”展台项目负责人介绍。
据悉,目前该项目建设已经初具全网络规模,前两批20个城市共6141个流通企业顺利建成追溯体系,包括206个屠宰企业、119个批发市场、3440个菜市场、1007个大型连锁超市、1369个团体消费单位,初步形成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网络。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