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6月11日热线消息 (记者 徐麦丽)10日,本报报道了市民孙先生想把家中双胞胎女儿的衣服捐给有需要的人。接连两日,不断有市民来电,说家中也有双胞胎,想要一些衣服。今日,有三位市民拿走了自己孩子需要穿的衣服,还有一位市民来拿衣服时,特意带来五本书,希望作为回礼,送给孙先生的女儿看。
今日中午,韩先生和外甥来到本报热线部办公室,韩先生手里拎着一个手提袋。“我们过来想拿些衣服,同时想把这些书送给那位好心人(孙先生)的女儿看。”韩先生说,其中有一本书是他女儿写的,他和女儿都是教育工作者,如果孙先生的女儿在教学方面需要帮助,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他们可以给予指导。
韩先生的外甥有些腼腆,是祁县农村人,生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他是在太原打工,两个娃娃现在上幼儿园大班,平时的费用就比较多,给孩子添件新衣服更是舍不得。”韩先生说。他外甥站在一边,很少说话。
看了袋子里的衣服,韩先生说:“这些衣服都挺好的,我们想全都拿走,可以吗?”想要衣服的家长比较多,记者说明情况后,韩先生说:“那我们挑些孩子们能穿的衣服吧。”
最终,韩先生的外甥拿走了两大袋子衣服,“这些就不少了,够孩子们穿一阵子了。”
18时许,市民郭先生也来到报社,帮弟弟拿走了两大袋子衣服。郭先生说,弟弟是名工人,家里也生了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今年四岁了,希望通过穿热心人的衣服,可以教育孩子她们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今年要懂得与人分享,与人为善。
18时30分许,市民赵女士在下班后也赶到本报,赵女士的双胞胎女儿今年3岁,平时和丈夫忙于工作,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这两天,有朋友看到报纸后,就给她打电话,说可以到报社看看有没有可以穿的衣服。拿衣服的时候,赵女士很细心地只挑了相同款式的衣服,说要让两个孩子穿得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市民来电说是外地农村的,孩子刚1岁多,希望能给他留一些衣服,这两天他就来报社拿。
短短两天,在本报的帮助下,热心市民孙先生的“爱心”得以延续,也算完成了他的一个小心愿。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