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车疯狂惹民怨 隐患丛生谁来担》追踪
4月28日,本报刊发报道:迎泽区松小公路港道段渣土车疯狂行驶,致使道路路面破损下陷,沿街房屋开裂,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之后,当地居民向本报反馈,报道刊发后的一个多月里,虽未有相关部门出面回答他们的疑惑,解决由此造成的各种问题,但之前疯狂行驶的渣土车不见了,这让他们喜出望外。然而,本以为就此可以恢复平静生活的居民们没有想到,仅仅消停了一个多月,疯狂的渣土车又来了。
渣土车噪音扰民 学子难求一夜安静
6月3日,本报再次接到迎泽区郝庄镇港道村居民反映,称5月30日开始,之前所反映的渣土车重新疯狂上路,昼夜不停。6月3日晚,记者再次来到港道村调查。
晚上10时,记者来到位于沿村公路旁港道小区的赵先生家中。闷热的屋内门窗紧闭,伏在“书山”前的赵先生女儿看着书,却不时用双手捂起耳朵。“我女儿今年高考,你听听这动静,这咋弄了么?”赵先生诉说着,声音里带着哭腔。顺着赵先生阳台的窗户向外望去,记者看到,楼前窄窄的道路上,一辆辆满载渣土的大卡车灯光闪烁,轰轰隆隆,川流不息,规模和数量较此前记者采访时看到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大车经过,赵先生封闭严实的卧室不时震颤,记者有时甚至听不清赵先生的讲话,而他的女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准备着有可能决定她一生的考试。“我们大人无所谓,可孩子要参加高考啊,现在连个安静环境都没有,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这咋考了?”赵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小区里,光他知道的就还有两个要参加中考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同样心急如焚。
居民们告诉记者,现在白天渣土车的数量虽有所减少,晚上却明显比以往“疯狂”得多,一夜接连不断,直到凌晨5时多。记者的采访一直持续到6月4日0时30分,离开的时候,屋外渣土车的轰鸣声没有丝毫的停歇。
投诉举报无回应 居民交涉受威胁
“我们跟许多单位和部门举报投诉过,每个单位都说这不是他们一个部门能解决的。他们说可以对车辆违规情况进行监督处罚,但是,你也看到了,原来咋跑现在咋跑,没有人管。”港道小区的潘先生告诉记者,5月30日晚,一些疯狂行驶的渣土车抛撒严重,愤怒的居民们随即拦下了渣土车进行交涉。但没过多久,驶来一辆车,冲出三个气势汹汹的男子,其中一个胳膊上绣着文身,还对一位姓高的居民进行了推搡,幸好大家阻拦,不然后果不敢想象。在对方的威胁恐吓下,居民们无奈避让,渣土车继续绝尘而去。
记者采访时看到,一辆辆满载而过的渣土车,不时掉落泥土渣石,在尘舞飞扬的黑夜里浩浩荡荡,没有尽头。这个路段的路况较之前更加糟糕,坑洼的路面上,覆盖着厚厚的泥土,已然看不到些许柏油路面的痕迹。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随处可见撒落的泥块、石块。其中,撒落在港道小区大门入口处的一块渣石,直径足有一米。
记者多处探询 多部门无可奈何
渣土车如此扰民,到底谁来管?4月28日本报刊发《渣土车疯狂惹民怨 隐患丛生谁来担》,第二天,记者就此问题向多个部门进行了反映。
记者首先拨打了12369环保热线,工作人员回复,环保局只针对厂矿企业附近的设施设备的污染进行监管,记者反映的道路上的噪音污染及其他问题应由交通或者环卫部门处理。
记者随后拨打了交通稽查部门的电话,工作人员回复,道路的问题应由公路部门负责,车辆违法问题应由交警部分负责,建议拨打12345便民热线反映。
接着,记者又拨打了122,反映车辆有关违章问题,工作人员回复会反馈交警处理,但需要有现场,以便处置。
记者接着给12319城管热线拨打了电话,工作人员回复,城管部门只能对抛撒或者扬尘问题进行监管,如果确有抛撒或扬尘问题会建议迎泽区政府安排处理。4月29日下午,记者接到了12319的电话回复,称已对抛撒扬尘问题进行了处理。事后,记者向当地居民求证,居民们说,此后确实偶尔会有洒水车来洒水,但是一洒水,路面就会泥泞不堪,而且洒水频率少得可怜,一会就干,情况根本没有改观。
最后,记者拨通了12345政府便民热线,工作人员表示,会在5个工作日给予答复。但直到6月3日,记者才接到回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记者反映的路段没有规定不允许渣土车行驶,至于扬尘、抛撒问题他们会督促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然而,6月4日晚,记者再次到港道村采访时发现,渣土车车号不全、无有效遮挡、抛撒扬尘等违规情况依然随处可见,没有丝毫改观。
交警出动查处 结果有始无终
按照122交警平台的提示,4月30日晚,记者在松小公路港道村段,对处于拥堵状态,数量庞大的渣土车违规情况进行了现场举报。21时30分左右,记者拨打了122,直至22时,交警未到达现场,记者又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安排出警。22时30分左右,记者接到了自称是迎泽交警一大队一位武(音译)姓警官手机打来的电话,询问情况后,他表示交警已在赶往现场的路上,请记者耐心等待。直到22时40分左右,记者等来两位交警。
令人奇怪的是,交警到达现场后并未及时对所举报渣土车辆进行查处,一位警号为011228的交警反而找到记者要求出示证件。记者反问为什么不及时对违规车辆进行调查,这位交警对记者说,由于他们并未携带相关证件和设备,暂时不能进行执法。随后,陆续有两辆警车及数位交警赶到,在现场居民和记者的要求下,交警们终于开始对车辆进行询问调查。
记者跟随一位交警对其中一辆前后均未悬挂车牌的渣土车进行调查,交警要求司机出示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司机却表示证件都在车队队长手中,交警要求司机拿出身份证,司机称也未携带。交警又对另一辆车辆进行调查,司机的回复与上一个别无二致。而在后面的调查中,其余车辆的驾驶员都已不见踪影。
面对此种情况,记者向警号为011228的交警询问处理方式,该名交警表示,未按规定悬挂号牌,应给予扣1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但是由于没有驾驶证、行驶证,因此无法开具罚单。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交警表示,应将车辆暂扣,做进一步的调查处理。但是,由于车辆较多,车型庞大,只能先向上级报告,之后再做处理。
时至当天23时50分左右,交警将刚才调查中一位未携带任何证件的司机带上警车,留下占满道路的渣土车,陆续离去。
记者随后给此前联系记者的交警迎泽一大队的武警官打去了电话,武警官告诉记者,由于时间太晚,暂时没有具体的处理结果,随后会进行相关处理。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当天晚上,交警和记者离开后没多久,所有渣土车辆陆续驶离。严重违规的渣土车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至记者发稿时止,未接到交警部门的任何回复。
隐患不断 居民何时走出困境
当下正值中高考备考的关键时期,全社会都在为考生做着无微不至的筹备和服务。太原市环保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中高考期间,出现环境噪声污染严重扰民现象,相关责任部门要严肃查处。然而就是在这个时期,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之下,疯狂渣土车居然毫无忌惮,再演疯狂。
记者从迎泽区政府网站的一份《关于印发太原市迎泽区二〇一四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中看到,“松小公路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主要原因为修路切坡和采煤人为工程活动”,而“郝庄镇港道、水峪一带潜在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本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路段,承重仅30吨不足10米宽的县乡公路,如何能承受如此之多的重型渣土车长时间碾压?路面破损已然如此严重,沿路房屋已经开裂,隐患如此之大,居民反映如此之强烈,相关部门难道要一直无动于衷下去吗?
迎泽区松小公路沿线的居民们何时才能走出困境,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王天晓郭鹏文/图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