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 《焦点访谈》5月18日播出节目《客运站去哪了?》,曝光吉林省吉林市投资3亿建客运站,占地面积8.7公顷,但因地理位置偏远,当地正准备另投10亿元择地建新站。
无独有偶,本报曾报道我省的运城市区也有座迄今为止该市最大的客运东站,耗资巨大,建成经年,却一直横在那里,至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吉林市雾凇客运站耗资3亿元,闲置三年,却又要另建,难怪要引起人们的愤慨。而运城市的客运东站,据《山西日报》早前报道,是因为涉及到拆迁赔偿而被撂下的。人们有理由质问:如此,究竟是单单撂下了被拆迁人的权益?还是同时撂下了百姓的出行便利?
客运站本是一种交通设施,建设客运站理应方便广大乘客,这是最简单不过的理儿,也是浅显的生活常识。投资3亿元闲置3年又将另投10亿元新建,其背后不止是决策失误那么简单,更是失职,与民众严重脱离的体现,如果翻出当年搬迁计划看看,理由论证一定有根有据,而如此经不起现实考验的调查数据和论证结果,本身就说明决策和调查的态度没有从实际出发。
吉林市客运站因选址不当前脚建后脚废,运城客运东站因没有解决好遗留问题至今不能发挥作用。两站尴尬处境的缘由不同,但表现出的官僚作风却是相近的,背后有没有政绩冲动、拍脑袋决策,甚至权钱交易?如此违背常理、不符合一般逻辑和生活经验的傻事儿在那搁着,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老百姓总是习惯于妖魔化揣度我们的领导干部?
无论怎样,耗资3亿元的客运站废弃已成定局,辛苦的是百姓,心痛的也是百姓。决策者置广大百姓的意愿于不顾,失败的结果却要由纳税人买单,若不严肃问责,如何平复百姓的满腔怒火。而此类工程若蔚然成风,其后果必然是百姓和国家的利益大受损害。
王红杰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