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不
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不
“都忙着‘键对键’,顾不上‘面对面’”“App刷个遍,问题没解决几个”“‘群里吼’代替‘实地走’”……“数字政务”应有之义是为了提升效率、减轻负担,如今却偏离工作重心,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心力交瘁,也极大消解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治不息、变异翻新,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个别地方政绩观念的不正确、考核标准的不合理。要知道,App上的“花活”再热闹,也比不上为老百姓办好一件实事。如果基层干部只顾着“键对键”,顾不上“面对面”,必然是离功利近了、离百姓关切远了,离形式主义近了、离真抓实干远了。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在建设上,强调“统一规划”;在使用上,防止强制使用,防止过度留痕,防止滥用排名,防止多头填报,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划红线”,为数字政务建设“立规矩”,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释放出坚决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强烈信号。
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让数字化回归政务的本质——有没有服务好群众,要让考核标准回到政务的初心——能不能让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相关政务应用程序时,要坚持“一盘棋”思维,该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加强对数字政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大幅提升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有效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治顽疾,持之以恒才能见真成效。要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无处遁形,坚决防治指尖之“形”,努力减轻基层之“累”,把基层干部从“线上”解放出来,让干部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访民情、办实事、抓落实。数字时代,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不,不是反对新技术、新潮流,而是要突出数字化改革的实效,让其为实际工作添砖加瓦,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好助手。
李慧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