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医检互认堵点需加力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重复检查检验,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现实中,相信不少人都曾遇到如下情况:看同一种病,去不同的医院,甚至是同一地相距不远的两家医院,对CT、超声、X光片、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检验结果互不相认。这样一来,不仅让患者支出更多费用、耗费更多精力,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由于不同医疗机构检验水平的差异性、医疗检查本身的特殊性、责任划分不明等诸多因素,加上医检费用占医院收入比重较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容易受到医生的隐性抵制,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去年3月1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制定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立下了规矩,给出了推动实施的“路线图”。然而实践中,具体到很多医院和一个个患者身上,医检结果互认之路仍然比较遥远,存在不少堵点需要破解。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简化就医环节,提高诊疗效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意义重大。国家卫健委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打通医检互认的梗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围绕数字健康建设,推动更多医疗机构、更多医学检查检验项目结果互认,实现“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进一步降低患者就医成本,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更多民众,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实践一次次证明,改革是我们解决发展问题的金钥匙。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简化就医环节,提高诊疗效率为目的,通过提供质控保障、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责任分配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力打通关键堵点,推进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期待各方锚定目标,持续克难攻坚、探索创新,推动不同区域、不同医院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能认、愿认、敢认”,用心用情用力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更多患者尽快看到切实的改进、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李昱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