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古树名木养护人才
大力培养古树名木养护人才
古树名木被称为“绿色活化石”,不仅是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也承载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传说,孕育了绝美的生态奇观,承载着群众的乡愁情思,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研、景观和经济价值。
古树由于生长时间较长,一般树体的体量较大,根系分布广,造成水分与养分的疏导距离过长,运输效率降低,生长势弱则易招致病害。同时,古树年老,树体褶皱、小空洞等各类破损多,也易招致虫害。因此,古树名木相比普通苗木,需要更加专业的养护。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古树名木的管护单位有村委会、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景区管委会等多个单位,可谓“五花八门”。而且这些管护单位不是专业的绿化养护单位,普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工作专业性不足,对古树名木的生存十分不利。还有一些古树“遗珠”散落民间,期待尽快纳入保护。
为此,各地各部门要对濒危的古树名木进行会诊把脉,制定“一树一策”的古树抢救和复壮方案,根据不同的古树名木生长情况进行维护复壮工作。同时,要培养一批地方古树保护技术人员,提升古树保护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要持续扩大宣传教育,积极打造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古树名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王泊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