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骑行更加安全顺畅
让城市骑行更加安全顺畅
留意不难发现,如今在一些城市,无论是平时上、下班还是各个节假日,总能与形形色色的骑行者不期而遇。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相伴而行,俨然成为城市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据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有1亿多人把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每年有近千万人参与和自行车相关的活动及赛事。同时,在小红书上,骑行相关的笔记超过289万条,抖音上“夜骑”话题相关的视频播放量高达32亿。
上述数据,一方面说明各地骑行人数在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骑行已不仅仅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代步选择,它已成为不少人的一种城市生活理念,成为了新的城市生活文化符号。
城市骑行受到热捧,不只对骑行者自身有益,而且有益于保护自然环境。骑车可以算是一种“零碳”的出行选择。根据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的研究数据,如果地球上每个人每天骑自行车1.6公里,全球每年或许能减少4.14亿吨碳排放;如果每个人每天骑自行车2.6公里,全球每年或能减少6.86亿吨的碳排放。
选择骑行,除了其绿色减碳效应,还有利于提振经济,带动相应的消费增长。Cityride(城市骑行)趋热影响下,来自某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今年部分类型的自行车销量暴涨500%,不少品牌成交额同比翻了好几倍,有的型号订单甚至排到2024年。这对于自行车及相关配件的销售无疑是一个利好。
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运动和出行方式,骑行不乏其益,然而,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从骑行的外在环境来看,一些城市以机动车为主的道路规划对于骑行者并不友好,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对骑行造成障碍。诸如小汽车占用自行车道停车,空间被挤占;骑行道不连续,“断头”路屡见不鲜;两轮电动车没有任何速度管控措施,影响自行车骑行安全,等等,使得骑行体验较差。而从骑行者自身来讲,有些人无视交通法规,或肆意飙车、逆行,或违规占用机动车道,司机和行人避之唯恐不及,既为城市交通添了堵,更给城市骑行运动招来非议。
有鉴于此,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近日发出《安全骑行倡议书》,倡导广大骑行爱好者佩戴头盔、控制骑行速度、避让行人车辆等。骑行者应将对骑行的热爱内化为行动自觉,把安全、文明的骑行规范落实在每一次骑行过程中,保护好自身和他人安全;各个骑行俱乐部也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传播安全、文明骑行行为,推动形成积极健康的骑行运动文化。
为优化骑行体验,提升城市的发展品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加强道路设施规划建设、给予自行车相应路权等方面,强化制度保障,鼓励绿色出行。目前来看,不少举措得以落实,良好的骑行环境日益改善。今后,各地城市管理部门还需再接再厉,广泛征询社会各方意见,更多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让城市骑行更加安全顺畅。
群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城市骑行环境会越来越好,城市骑行文化也将迎来进一步的繁荣,以此帮助更多人尽享骑行的快乐,乐享美好生活。
丰悦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