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需防“隐藏消费”
“扫码点餐”需防“隐藏消费”
眼下,扫码点餐已成为很多酒店、餐厅的一个规定动作。对于商家来说,“扫码点餐”既节省人工成本,又提高点餐速度和精准性,可谓一举两得;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扫码点餐”时手机上能够看到菜品、价格等详细信息,也有助于消费者选择。
按说,餐饮商家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时,应该主动向消费者告知详细的收费项目,比如餐位费、餐具费、茶水费、纸巾费等是否要收费,都应提前一一告知,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少餐饮商家却故意在“扫码点餐”的收费项目中设置隐藏项,让消费者稀里糊涂地为餐位、餐具、茶水、纸巾等付费,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且也涉嫌消费欺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同时,《价格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范“扫码点餐”沦为“隐藏消费”,还需监管多管齐下。首先,监管要“严督查”。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餐饮业的各种收费项目进行必要的督查,一旦发现这些“隐藏消费”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同时,督促餐饮商家在显要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
其次,监管要“严处罚”。相关执法部门要对扫码点餐“隐藏消费”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约谈的要约谈,该罚款的要罚款,该曝光的要曝光,该取缔经营资格的要取缔经营资格,甚至给予“从业禁止”处罚,让其为自己的无良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其遵守买卖契约,做到合理合法收费。
其三,监管要“严教育”。监管部门不妨通过公开扫码点餐“隐藏消费”的典型案例,既对广大商家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又对广大商家起到教育的目的,从而促使广大商家学会诚信经商,合法经营。
此外,监管部门还要出台举报奖励机制,鼓励消费者对餐饮商家扫码点餐“隐藏消费”行为进行检举揭发,让餐饮商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有严监管、严处罚、严教育,才能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廖卫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