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农家乐环保应跟上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2023
08/31
07:01
分 享
评 论


  夏季,不少人会到农家乐游玩消暑,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尝尝农家菜、看看好山水。然而,快速增加的农家乐背后,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隐患。最近,笔者走访一些农家乐发现:有一些农家乐前门挂上“生态”的招牌,后院成为破坏生态的污染源,制造了一条条臭水沟、“黑土地”。比如,有些农家乐的餐厨废水“直排”到河里和农田中。
  一些地方的农家乐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甚至导致“山水劫”,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开办农家乐门槛较低,经营管理村民自己进行,有的人缺乏环保观念,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开发,没有基本的环保设施。开办农家乐的村民面对“前门生态、后门排污”的现状,有的抱着“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有的认为事不关己,治理污染是政府的责任。
  由此可见,农家乐后院亟待“管”起来。其一,通过法规规范经营行为。例如,河北省安新县在2015年就出台了《安新县白洋淀农家乐管理规定》,明确了农家乐准入制度,并规定景区内农家乐实行环保、安全“一票否决制”等。
  其二,构成监管合力。诚如媒体所言,监管慢半拍确实在无形中造成农家乐处在一个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不论”的空白地带。改变“三不论”之境,亟待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疏”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模式;二是在“堵”方面,加大对相关污染的依法处置。
  其三,动员起全民参与环保的踊跃性。乡村游丰富了生活,但也应有环境爱护从“我”做起的意识和主动性。总之,通过各方的一起努力,让农家乐后院真正干净起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保障。

秦风明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