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注一些老旧小区的民生问题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我家住在老城区,停车是个难题。有车的居民每天下班回家都得在小区里转好几圈找车位,实在找不着就见缝插针。”太原市民小贺说,还有些居民用花盆、沙发、自行车等占车位,引发不少矛盾纠纷。
  “公共停车位被人用地锁或自行车、电动车私自占据”“路上明明有实线和禁停标志,却有私家车长期违停”“一些‘僵尸车’长期占据车位没人管”……社区停车难一直是很多城市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的普遍现象。市民经常看到一些乱停的私家车堵住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安全通道被堵,很容易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希望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治理智慧,解决好社区停车难问题。”
  除了停车难,一些社区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也不高。按理说,社区内住宅和公共建筑出入口等地方应该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公共活动场地、道路等建设应该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但实际上,很少有社区能达到这个要求。无障碍设施不足给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是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应该达到设施完好、运行安全、供给稳定等基本要求,但在一些老旧小区,电线隔空搭设,交错纵横如同蜘蛛网,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供水管道老化严重,导致居民家中的自来水有颜色、带异味;供热管道年久失修,不仅影响社区居民冬季采暖效果,而且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一些老旧小区在改造水、气、热管道前没有经过科学规划,管道铺设不合理,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
  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是社区工作人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改造前,召集居民提建议、列单子,详细询问每家每户需要什么服务、有哪些难点等。然后把相关单位、网点都找来,看看他们能够提供什么服务,和居民需求尽量对应。诸如24小时智能百姓健身房在不少社区开放,内设有氧训练区、力量训练区、功能性训练区等,让群众在社区内就能享受低价便捷的健身服务。

李强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