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慧眼识诈骗 守住钱袋子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姑娘,赶紧帮我转个账!”近日,在长治市潞州农商行景新分理处,有位女士一进大厅,就急着要办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业务。临柜人员准备为其办理业务时,客户的手机响了起来,隐约听到电话中说:“你和银行工作人员说,要给孩子买房急用钱,今天务必办成,否则,你的这个名额就作废了。”
  看到客户焦急的样子,听到电话那头的催促,加之在与其交流时,客户眼神躲闪,又属于老年群体,银行临柜人员感觉,这位客户有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于是,银行大堂经理详细询问客户资金用途,客户却不愿多说,坚持要办理提前支取。大堂经理为客户倒了杯水,语气平和地解释着,“大妈,办理前需要进行信息核实,这是防止客户上当受骗采取的必要程序。”信息核实过程中,通过银行网点人员苦口婆心地开导,客户终于道出了原委。原来,家住长治市潞州区的张女士一早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某网络平台客服人员,告知张女士幸运中了大奖,并准确说出了她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及家庭住址。通话后不久,对方告知张女士账户异常,无法兑现奖励,需交纳13万元账户修复费,要求她向指定账户转账。
  了解情况后,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拨打报警电话。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为其讲解了一些常见的诈骗套路,客户幡然醒悟,及时为客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面对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现状,长治市潞州农商行一方面组织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另一方面要求各营业网点人员保持警惕,提高处置电信诈骗技能。该行负责人提醒广大客户,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保持清醒认识,多学习掌握一些反电信诈骗知识,才能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害。

李鹏 周瑞娇

(责编:马云梅、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