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城丨安徽歙县:山水此相逢 古韵展新姿
中国之城丨安徽歙县:山水此相逢 古韵展新姿
这是3月26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无人机照片)。
地处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处的安徽歙县,绿水青山“养眼”,诗意栖居“养心”,人们怀着对徽州的向往而来,沉浸在这座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小城里。
歙县自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青砖黛瓦间沉淀着延绵千年的徽州魂韵,构筑起“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派文化艺术馆”。
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徽州古城坐落于歙县县城中心。城内古街、古巷、古桥纵横交错,民居、祠堂、牌坊“古建三绝”相得益彰。近年来,歙县以“一城”“一江”“一乡”为抓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协同并进。
如今的歙县,千年文脉仍在一砖一瓦、一椽一木、一路一桥间流淌。歙县正在古今交融中焕发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3月26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3月25日,游客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内的许国石坊前驻足。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3月25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游客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3月24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凤池村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3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古镇,游客在观看当地鱼灯队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3月23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内,一名手艺人在制作鱼灯。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24年12月31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村民舞动非遗鱼灯,吸引了众多游客。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3月23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内,当地居民与小狗互动。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3月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江畔拍摄的玉兰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3月26日,游客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霞坑镇石潭村春游赏花。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2月1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绽放的梅花与徽派村落民居相映成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樊成柱摄)
这是2024年3月2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拍摄的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这是3月24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渔梁坝(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3月23日晚,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内,游客在欣赏沉浸式实景演出。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24年1月1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演员在演出中。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2024年11月27日,在位于歙县的安徽省行知学校,一名学生在木雕实训课上观摩学习木雕作品。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