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酒 时光酿就的醇香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图片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罐装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众多长治市民来打散酒,潞酒已成为当地人过年的味道。

酒糟摊凉是通过降温使其温度和湿度适宜,确保后续发酵质量。

潞酒博物馆如同一个酒文化宝库,能让人感受到传承千年的芬芳。

潞酒产业园区将生产、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园区。

蒸馏车间工作人员在进行装甑操作,确保酿酒工艺的精准与高效。

发酵车间工作人员测量入甑温度,确保其在最佳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发酵效果。

制曲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摆放酒曲,不同酒曲会影响酒的品质,只有优质的酒曲才能酿造出上乘的美酒。

在酒窖测量酒精度是为了把控酒的风味和口感。

直播卖货成为潞酒销售新“引擎”。


  2024年12月29日,长治潞酒有限公司门前排起了长龙,“打潞酒,过大年”是当地百姓的传统习俗。
  长治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高粱的种植历史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民有余粮则酿,4000年至6000年前,长治的先民将高粱与微生物结合,开始了酿酒之旅。
  潞酒因潞州而得名,自古就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的民谚。一瓶潞酒,从发酵到出厂,至少历经18道工艺,最短历时两年。其中最关键的3个要素,“粮为酒父,水为酒母,曲为酒骨”,再顺应四季“立春封坛,立夏立窖,秋分开坛,立冬缮海”的节气流转,袅袅酒香升腾而起。
  从一粒粮到一滴酒,潞酒传承千年,不断探索着独属自己的“酿造密码”,由于其对工艺的传承、品质的坚守,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守正创新、突破自我,“潞酒人”将自己的努力和追求都融进这清澄的琼浆玉液中,让老字号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光彩。

本版策划:李联军
本版文字:黄靖
本版责编:黄靖
本版摄影:史晓波 张国平 马慧荣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