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行|这里的消落带有了绿意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图片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7月6日,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现场测定土壤温湿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立足位于重庆忠县石宝镇的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简称三峡站),自2007年以来,针对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消落带生态修复问题开展多项研究。

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常年变动于145米至175米之间,产生30米落差的水库消落带,总面积达349平方公里。夏季出露、冬季淹水的反季节淹没,植被系统的消亡演替,会带来土壤侵蚀、污染物质释放等次生环境问题。

据介绍,近几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消落带土壤侵蚀强度逐步降低。经过十几年的定位观测和研究,我国科学家对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植被消亡演替、土壤侵蚀变化等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治理模式在不同地区得到示范推广。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这是2009年3月拍摄的中科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实验样地。

这是7月5日拍摄的位于重庆市忠县的中科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实验样地(无人机照片)。

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前往三峡水库消落带,准备开展相关监测(7月6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在测量植物鲜重(7月5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在库区消落带上开展相关监测(7月5日摄)。

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副研究员鲍玉海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开展相关监测(7月6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在进行土壤孔隙度测定实(7月5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实验样地,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在小流域出口收集水样(7月6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在库区消落带上开展相关监测(7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在库区消落带上开展相关监测(7月5日摄)。

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在测量三峡水库消落带池杉的生长情况(7月6日摄)。

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前往三峡水库消落带,准备开展相关定位观测与土壤-植被样品采集(7月5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在进行土壤样品的前处理(7月5日摄)。

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副研究员鲍玉海(右)带领团队在三峡水库消落带采集土壤环刀样品(7月6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在物理实验室内进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7月5日摄)。

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前往三峡水库消落带,准备开展相关定位观测与土壤-植被样品采集(7月5日摄)。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