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秀齐聚沁水送上“曲艺盛宴”

巩汉林金珠夫妇、高晓攀、全和全利兄弟等名家为观众带来精彩表演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娱乐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1121_8c8dde23a4987c43d95be529258ebc7c.jpg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毅 通讯员 张俊)曲艺,老百姓喜闻乐道的大众艺术。11月17日晚,中国曲艺家协会“曲艺助力乡村振兴”计划走进山西沁水举行惠民演出,巩汉林金珠夫妇、高晓攀、全和全利兄弟、柴京云柴京海兄弟、弓瑞等中国曲协的名家新秀齐聚沁水登台倾情演绎,为观众送来一场震撼的“曲艺盛宴”。
  沁水,是新中国第一届曲协主席赵树理的故乡,其扎根基层,始终为人民而创作,生产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曲艺作品,成为照耀沁水这片沃土的光华。
  曲艺,作为树理精神的一个切面,是乡村文化的活力因子,更是沁水随处可见的“风景”。如今的沁水,除雅致的梅杏剧院,曲艺广场、曲艺公园、曲艺角、曲艺小书苑比比皆是,常态化举办“周末文旅小剧场”“树理杯曲艺创作大赛”“树理大舞台”群文活动精彩全年不断档。
  如今,沁水县12个乡镇全部挂牌“曲艺工作联络站”,192个行政村(社区)村村有曲艺文化活动场所,依托沁水县曲艺协会,“尉之韵”“山药蛋”“沁水秧歌”“彩虹”……10多支曲艺队伍成立,曲艺志愿服务队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自编自导自演一批接地气的节目,除老花鼓、高跷、扛桩、舞龙、竹马、旱船等表演,还有八音演奏、鼓书、快板、秧歌、板话、小品……镌刻鲜明地域特色的沁水曲艺发扬光大,“沁水鼓儿词”,现已编入了《中国曲艺志山西卷》,列入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树理故乡尉迟村成为曲艺创作基地,全国各地曲艺爱好者上万人来采风。“中国曲艺之乡”声名远播。
  “曲艺,是传统的,也更是大众的、接地气的。树理文化,应当与时俱进,融入现实生活,助推时代前行。”11月17日上午,在“赵树理与曲艺创作”研讨会上,中国曲艺界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等,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赵树理曲艺传承与创新的前景。大家一致认为,传承树理文化,重振曲艺之光,一定要做到“守正创新”,擦亮叫响“树理品牌”赋能广袤的乡村。
  11月17日下午,沁水县树理书场在南山公园广场揭牌,在随后进行的演出中,极具沁水本土文化特色的沁水鼓儿词《谷子好》、曲艺名家表演的相声《说东道西》《欢歌笑语》、山东快书《面子》、快板《武松赶会》等精彩节目一一亮相,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曲艺的魅力。
  当晚,中国曲协名家新秀走进沁水惠民演出在沁水体育场举行,恢弘优美的舞蹈《辉煌中国梦》开场后,相声《人说山西好风光》、快板书《哪吒闹海》、黄梅戏《桃花扇》《天仙配》选段、大同数来宝《隔辈亲》、小品《幸福的岁月》精彩不断。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