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话话剧《红色》上演,与观众共同探讨哲学与艺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娱乐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我的一生中只害怕一件事,就是有一天,黑色会吞没红色。”9月12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王晓鹰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于洋、何弘宇共同出演的话剧《红色》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再次上演。这部探讨哲学和艺术的戏剧佳作,让观众在诗意的意向中走近罗斯科孤独的灵魂,感受强烈的生命律动。

《红色》由美国著名剧作家约翰·洛根编剧,荣获2010年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托尼奖”最佳戏剧、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该剧讲述了抽象派绘画大师马克·罗斯科和一个想成为画家的“小工”坎的故事。剧中只有两位演员,他们扮演的两代画家,时而面对画布挥洒油彩打底作画,时而进行着激烈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带领观众走入一位伟大艺术家关于艺术的哲思和心灵的挣扎。

罗斯科悲剧命运的艺术人生以及艺术家在严肃艺术与商业娱乐、艺术追求与金钱社会中的抉择与困境,在舞台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尤其是他在剧中的一番话引起很多观众共鸣:“我年轻的时候,从事艺术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没有画廊,没有收藏家,没有评论家,没有钱。但那是一个黄金时代,那时我们一无所有,不害怕失去任何东西,却有着一个梦想去追寻。”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都忍不住表达自己的观看感受和思考。有观众表示,这是他看过的第一场探讨哲学和艺术的话剧,“这部戏充满了关于艺术理念、关于生活、关于大众意识与个人思想等等内容的冲突,耐人寻味。”

正如王晓鹰导演所言,我们如今也正在面对罗斯科当年面对的问题:是坚持艺术的纯粹性还是跟从社会的商业性?是恪守自我、追求深刻,还是面向大众,走向通俗?这其中虽没有黑白对错,但却反映了艺术的不同品格和艺术家的不同选择。

本轮《红色》演出将持续至9月17日。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