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 标题 图文
    • 桂林老年团4天3晚游40元?官方通报:已立案调查

        中新网7月17日电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微发布情况通报,近日,抖音网民“帅大叔(硬钢到底)”在互联网发布视频,称其母亲参加“40元4天3晚桂林低价游”,引发网民关注。 经初步核查,视频提及的旅游团组团社为海南佰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地接社为桂林美好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2024-07-17 1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AI让造谣更简单谣言更“科学”?记者调查AI谣言乱象

        “有图有真相,这都是专家认证过的。” 近日,天津市民李萌(化名)与母亲就一篇“科普文章”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母亲坚信文章中有视频、有图,还有各种所谓博士、医疗团队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可能是假的;李萌仔细辨别文章发现,文章为AI生成,平台也进行了辟谣,肯定是假的。

      2024-07-17 11:40    来源:法治日报
    • “云认养”兴起,消费者热衷当线上农场主

        阅读提示 近年来,以“云认养”为代表的“认养经济”悄然兴起。相较传统的“认养经济”,“云认养”在认养对象、认养模式、营销手段、所涉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

      2024-07-17 11:40    来源:工人日报
    • “银发族”为何热衷跨城养老?来这些地方看一看

        近年来,跨城养老的模式悄然成为许多一线城市老年人的新选择。那么什么是跨城养老呢?它是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老年人,前往周边生活环境良好、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开启新的晚年生活的一种养老方式。

      2024-07-17 11: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挂号不就诊”,三甲医院1800多名病人去哪儿了

        6月2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医托”团伙诈骗案的两名主犯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易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被告人邓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

      2024-07-17 08: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年轻人“爆改工位”,在共性中存放个性

        从旅游景点的“爆改人物”到租房生活的“爆改出租屋”,爆改的风又吹到了年轻人的工位上。有人在工位种果蔬,有人创造“森林”,有人让仓鼠、寄居蟹成为上班“搭子”。

      2024-07-17 08: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减减肥,顺便拿个学分

        刚刚过去的春季学期,李靖用减了11公斤体重,换到了1个学分。 在中国农业大学,这名法学专业学生选修了“减脂训练营”。

      2024-07-17 08: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让文化创意走入生活

        “当得知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成为公示的新职业,我感到非常激动。尽管我已从事这个行业很多年,但之前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职业身份。

      2024-07-17 08: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夜校经济”日益兴起 “Z世代”悦己式“充电”渐热

        学乐器、跳爵士、冲咖啡、制非遗手工簪花......当前,“夜校风”吹遍中国各地,各类成人夜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丰富多样的课程、普惠的价格,迎合了年轻人“悦己”式“充电”的想法,促成了当下“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夜生活新潮流。 “95后”广州郭姓女孩花费500多元(人民币,下同)报名了8节化妆夜校课程,谈及报名的初衷,她说:“花一点钱可以学到东西,平时生活中也用得到。

      2024-07-17 0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武林风”再起,少林功夫何以获跨族群文化认同?

        中新社郑州7月15日电 (记者 李贵刚 阚力)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14日下午在中国嵩山少林寺闭幕。回顾过去三天,不同肤色的少林功夫习练者在禅宗祖庭、千年古刹竞技展演,交流少林禅、武、医文化,既展示了古老功夫历久弥新的蓬勃生机,也奉上原汁原味的少林文化盛宴。

      2024-07-16 1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网传“40年最强洪峰过重庆,洪崖洞被淹”不实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3日,某网民发布视频称“40年最强洪峰过重庆,洪崖洞被淹”,引发关注。经渝中区交通运输委核实,网传视频为旧闻翻炒,实为2020年8月洪灾情况。

      2024-07-16 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国开启“三伏天” 南方多地将频现高温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7月15日开始,中国进入长达40天的“三伏天”。记者15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预计今年“三伏天”,南方多地将频现高温。

      2024-07-16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海外华裔青少年湖北赏京剧 争相上台跟学

        中新网武汉7月15日电 (记者 马芙蓉)“现在邀请10位女生上台学习旦角身段动作,谁愿意试试?”主持人话音刚落,不少女生从舞台两侧鱼贯而入,登台人数达19人。这是15日下午发生在湖北省京剧院的一幕。

      2024-07-16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穿行于昆仑山下阿拉尔草原的“马背医生”

        七月的阿拉尔草原广袤无垠、牛羊成群。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卫生院副院长、中蒙医科主治医师哈斯巴雅尔带着院医疗小分队正有条不紊的测量血压、把脉问诊,为当地牧民进行免费义诊。

      2024-07-16 1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变竹为“宝” 创业青年带家乡竹子“出海”

        看似普通的竹子,在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创业青年熊振华眼中却是“宝贝”。 “从竹子的物理特性来讲,其强度和韧度都要高于普通木材,具有极大的价值潜力。

      2024-07-16 08: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用望远镜看黑板的男孩被清华录取 为追梦人点赞!

        近日,山东菏泽的白化病男孩张艺瑄以高考成绩688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引起社会关注。 张艺瑄出生时,就被诊断患有先天性白化病,除了皮肤对阳光敏感容易晒伤之外,视力也被严重损伤。

      2024-07-16 08:4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武林风”再起,少林功夫何以获跨族群文化认同?

        中新社郑州7月15日电 (记者 李贵刚 阚力)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14日下午在中国嵩山少林寺闭幕。回顾过去三天,不同肤色的少林功夫习练者在禅宗祖庭、千年古刹竞技展演,交流少林禅、武、医文化,既展示了古老功夫历久弥新的蓬勃生机,也奉上原汁原味的少林文化盛宴。

      2024-07-16 0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二叔”:用土rap挣潮流量

        开着农用三轮车玩漂移、麦田里干活还能打一把游戏、没事喜欢在村里四处溜达收集点八卦……他不仅在网络冲浪第一线,各种网络用词信手拈来,还把村民的日常生活都唱进了rap(说唱)里,借助欢快的运镜、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了村里的“说唱扛把子”。 他就是快手达人@秋月梨二叔(以下简称“二叔”),来自河南省南乐县闫李谷金楼村。

      2024-07-16 08: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 00后小伙成为“金牌助浴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月下旬公示了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其中,养老护理员职业下增设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两个工种,体现了养老服务专业化趋势。

      2024-07-16 08: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美国教师的西安生活:因针灸结缘,因喜爱“驻足”

        “因为针灸研究,我与中国结缘。在中国从事针刺相关机理研究已十余年,让我对针灸的理解越发深入。

      2024-07-15 1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国好人”姚宝熙离世:一根皮带用18年 公益捐款千万元

        中新网金华6月18日电 (钱晨菲 成超)6月17日16时07分,“中国好人”姚宝熙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9岁。姚宝熙曾于2021年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他省吃俭用、热心公益让很多人感动。

      2024-06-19 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汉服经济”持续扩圈 年轻人玩出新职业

        中新网绍兴6月18日电(项菁 戚罗燕)从影视妆造、写真拍摄到日常穿搭、国风时尚……眼下,汉服已不再局限于特定场合或特定人群,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融入各式业态。汉服持续“圈粉”,亦让年轻人玩出新职业。

      2024-06-19 0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教师因救人致迟到被处罚?来看律师如何分析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网友爆料南方医科大学发布一则查处通报中显示,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2000元、全院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2024-06-19 08:53    来源:扬子晚报网
    • 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

        阅读提示 近年来,网红卖课市场野蛮生长,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课程普遍同质化,网红根据自身“咖位”对课程随意定价、消费者退费维权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亟须建立行业标准和消费权益保障机制。 近年来,网红卖课风生水起。

      2024-06-19 08:51    来源:工人日报
    • 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热度不断攀升——穿梭古今时空 对话千年文明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许多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各地游客来到“考古现场”感知文化力量。 去年以来,文博游持续升温。

      2024-06-18 11:56    来源:光明日报
    • 受追捧的乳胶枕里,暗藏了多少“刺客”?

        最近几年,乳胶系列产品很受消费者追捧,尤其是乳胶枕和乳胶床垫。然而,针对乳胶产品的投诉却越来越多,部分商家对自己生产的乳胶产品的宣传和消费者的亲身体验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024-06-18 11:55    来源:羊城晚报
    • 一名旅客藏匿176只活体寄居蟹进境 被拱北海关查获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海关总署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在拱北口岸截获176只活体寄居蟹,经实验室鉴定均为澳洲陆寄居蟹。 5月18日19时许,澳门女子黄某经拱北口岸旅检大厅海关“无申报通道”进境。

      2024-06-18 1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别让彩礼失了“礼”:拒绝高价彩礼 青年在行动

        彩礼该不该有、彩礼的本质是什么、彩礼怎么使用……最近,有关彩礼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 作为男女双方缔结婚姻过程中的一项传统礼仪,彩礼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2024-06-18 11: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肆意模仿蹭流量 毫无限度的名人“模仿”该严管了

        手持篮球、穿着科比标志性的24号球衣,直播间播放《see you again》等背景音乐,直播内容显示“模仿秀,孩子们,我回来了”……近日,一名男子在直播时模仿已故篮球明星科比引发热议。 当下,在各大直播间,类似的模仿比比皆是,长相、举止、衣着乃至网名都与明星非常相似。

      2024-06-18 11:53    来源:法治日报
    • 高铁上“穿针”练缝合的小伙,满分!

        近日,连云港至南京的高铁上,一名专注于“穿针引线”的小伙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原来,小伙是一名医学生,期末考核将至,他正在练习缝合术。

      2024-06-18 08:46    来源:扬子晚报
    • 直播拆盲盒竟暗藏亿元赌局 警方揭秘盲盒赌局真相

        盲盒,作为当下的一种潮流玩具,精准地切入了年轻消费者的市场,但一些不法分子却看准了盲盒随机性强、成本低廉、有惊喜感等特点,精心设局,实施网络赌博违法犯罪行为。近日,甘肃兰州警方就破获了一系列以盲盒为载体的网络赌博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4名,查实涉赌资金1.1亿余元。

      2024-06-18 08: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蜡染体验记:“洋弟子”的多元文化交融之旅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黄钰涵 张子怡 杨丽)仔细描绘图案、用蜡液勾勒线条、以鲜艳的染料晕染布料……日前,走进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文化纽带:中马人文交流五十载”纪念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来西亚蜡染体验活动让来自马来西亚的“洋弟子”与中国同学共聚一堂,了解中马两国蜡染艺术异同,开启一场多元文化交融之旅。 沉浸蜡染世界 感受多元文化交融 “先用铅笔把图案描绘出来,最主要的环节是用蜡刀蘸取蜡液,描绘它的边框……”马来西亚留学生谢恺恩为同学们演示如何制作马来西亚蜡染,只见她一边讲解,一边娴熟地勾绘图案、染色,不一会儿鲜艳的花朵图案便于布料上“绽放”。

      2024-06-18 08: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王牧雨 田鹏鹤)走进熔炼车间,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铁锤的敲击声,高温、粉尘和噪音,这些都是甘肃省劳模张晓平的工作日常。而他在同事们的口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行走的测量仪”。

      2024-06-18 0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火车站“写错字”的兰州:超chill的“兰哈顿”

        随着旅游旺季来临,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兰州。作为老牌地标建筑之一,兰州火车站常常和俏皮的马踏飞燕,被游客压缩进一张老照片,标榜“到此一游”。

      2024-06-18 08:43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泥感、水感、奶油感……年轻人为何热衷“捏捏”

        覆盖着一层白霜的蓝莓、顶着一团蓬松奶油的面包、撒着海苔碎的煎蛋……这不是美食合集,而是“捏捏”展示。捏捏,即硅胶慢回弹类玩具,一种在十几年前就曾出现的小玩具,如今从小卖部的角落摇身一变登上了社交媒体的热门。

      2024-06-17 15:11    来源:扬子晚报
    • 被AI改变的教与学 AI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教育领域也在这场技术变革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从深度重塑传统教育模式,到精心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AI技术正引领着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2024-06-17 15: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旅游行为不文明,游客被景区纳入黑名单

        6月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称,主播朱某某因长期利用民宿阳台等处对该中心神树坪基地非展区进行直播,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 而在不久前,5月3日,游客孙某某、张某、杨某因在该中心神树坪基地发生肢体冲突等行为,严重扰乱园区秩序,同样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

      2024-06-17 15:10    来源:法治日报
    •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七仔”未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中新网6月17日电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16日发布《关于大熊猫“七仔”相关情况的澄清声明》。近期,网络上出现关于“陕西人民保护大熊猫‘七仔’,阻止其出国”的传闻,经核实,此信息为不实内容。

      2024-06-17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火车站“写错字”的兰州:超chill的“兰哈顿”

        随着旅游旺季来临,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兰州。作为老牌地标建筑之一,兰州火车站常常和俏皮的马踏飞燕,被游客压缩进一张老照片,标榜“到此一游”。

      2024-06-17 15:08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性格测试被一些企业当成招聘“硬杠杠”,靠谱吗?

        阅读提示 针对一些企业将性格测试作为招聘门槛的情况,有的求职者认为其存在不科学之处,甚至可能成为就业歧视的“新马甲”。对此,专业人士认为,考察求职者是否适合岗位应多角度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可能仅反映测试者短时状态,企业招聘时不宜将其作为决定因素。

      2024-06-17 08:42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