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 标题 图文
    • “中国好人”姚宝熙离世:一根皮带用18年 公益捐款千万元

        中新网金华6月18日电 (钱晨菲 成超)6月17日16时07分,“中国好人”姚宝熙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9岁。姚宝熙曾于2021年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他省吃俭用、热心公益让很多人感动。

      2024-06-19 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汉服经济”持续扩圈 年轻人玩出新职业

        中新网绍兴6月18日电(项菁 戚罗燕)从影视妆造、写真拍摄到日常穿搭、国风时尚……眼下,汉服已不再局限于特定场合或特定人群,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融入各式业态。汉服持续“圈粉”,亦让年轻人玩出新职业。

      2024-06-19 0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教师因救人致迟到被处罚?来看律师如何分析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网友爆料南方医科大学发布一则查处通报中显示,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2000元、全院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2024-06-19 08:53    来源:扬子晚报网
    • 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

        阅读提示 近年来,网红卖课市场野蛮生长,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课程普遍同质化,网红根据自身“咖位”对课程随意定价、消费者退费维权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亟须建立行业标准和消费权益保障机制。 近年来,网红卖课风生水起。

      2024-06-19 08:51    来源:工人日报
    • 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热度不断攀升——穿梭古今时空 对话千年文明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许多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各地游客来到“考古现场”感知文化力量。 去年以来,文博游持续升温。

      2024-06-18 11:56    来源:光明日报
    • 受追捧的乳胶枕里,暗藏了多少“刺客”?

        最近几年,乳胶系列产品很受消费者追捧,尤其是乳胶枕和乳胶床垫。然而,针对乳胶产品的投诉却越来越多,部分商家对自己生产的乳胶产品的宣传和消费者的亲身体验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024-06-18 11:55    来源:羊城晚报
    • 一名旅客藏匿176只活体寄居蟹进境 被拱北海关查获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海关总署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在拱北口岸截获176只活体寄居蟹,经实验室鉴定均为澳洲陆寄居蟹。 5月18日19时许,澳门女子黄某经拱北口岸旅检大厅海关“无申报通道”进境。

      2024-06-18 1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别让彩礼失了“礼”:拒绝高价彩礼 青年在行动

        彩礼该不该有、彩礼的本质是什么、彩礼怎么使用……最近,有关彩礼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 作为男女双方缔结婚姻过程中的一项传统礼仪,彩礼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2024-06-18 11: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肆意模仿蹭流量 毫无限度的名人“模仿”该严管了

        手持篮球、穿着科比标志性的24号球衣,直播间播放《see you again》等背景音乐,直播内容显示“模仿秀,孩子们,我回来了”……近日,一名男子在直播时模仿已故篮球明星科比引发热议。 当下,在各大直播间,类似的模仿比比皆是,长相、举止、衣着乃至网名都与明星非常相似。

      2024-06-18 11:53    来源:法治日报
    • 高铁上“穿针”练缝合的小伙,满分!

        近日,连云港至南京的高铁上,一名专注于“穿针引线”的小伙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原来,小伙是一名医学生,期末考核将至,他正在练习缝合术。

      2024-06-18 08:46    来源:扬子晚报
    • 直播拆盲盒竟暗藏亿元赌局 警方揭秘盲盒赌局真相

        盲盒,作为当下的一种潮流玩具,精准地切入了年轻消费者的市场,但一些不法分子却看准了盲盒随机性强、成本低廉、有惊喜感等特点,精心设局,实施网络赌博违法犯罪行为。近日,甘肃兰州警方就破获了一系列以盲盒为载体的网络赌博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4名,查实涉赌资金1.1亿余元。

      2024-06-18 08: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蜡染体验记:“洋弟子”的多元文化交融之旅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黄钰涵 张子怡 杨丽)仔细描绘图案、用蜡液勾勒线条、以鲜艳的染料晕染布料……日前,走进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文化纽带:中马人文交流五十载”纪念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来西亚蜡染体验活动让来自马来西亚的“洋弟子”与中国同学共聚一堂,了解中马两国蜡染艺术异同,开启一场多元文化交融之旅。 沉浸蜡染世界 感受多元文化交融 “先用铅笔把图案描绘出来,最主要的环节是用蜡刀蘸取蜡液,描绘它的边框……”马来西亚留学生谢恺恩为同学们演示如何制作马来西亚蜡染,只见她一边讲解,一边娴熟地勾绘图案、染色,不一会儿鲜艳的花朵图案便于布料上“绽放”。

      2024-06-18 08: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王牧雨 田鹏鹤)走进熔炼车间,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铁锤的敲击声,高温、粉尘和噪音,这些都是甘肃省劳模张晓平的工作日常。而他在同事们的口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行走的测量仪”。

      2024-06-18 0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火车站“写错字”的兰州:超chill的“兰哈顿”

        随着旅游旺季来临,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兰州。作为老牌地标建筑之一,兰州火车站常常和俏皮的马踏飞燕,被游客压缩进一张老照片,标榜“到此一游”。

      2024-06-18 08:43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泥感、水感、奶油感……年轻人为何热衷“捏捏”

        覆盖着一层白霜的蓝莓、顶着一团蓬松奶油的面包、撒着海苔碎的煎蛋……这不是美食合集,而是“捏捏”展示。捏捏,即硅胶慢回弹类玩具,一种在十几年前就曾出现的小玩具,如今从小卖部的角落摇身一变登上了社交媒体的热门。

      2024-06-17 15:11    来源:扬子晚报
    • 被AI改变的教与学 AI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教育领域也在这场技术变革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从深度重塑传统教育模式,到精心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AI技术正引领着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2024-06-17 15: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旅游行为不文明,游客被景区纳入黑名单

        6月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称,主播朱某某因长期利用民宿阳台等处对该中心神树坪基地非展区进行直播,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 而在不久前,5月3日,游客孙某某、张某、杨某因在该中心神树坪基地发生肢体冲突等行为,严重扰乱园区秩序,同样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

      2024-06-17 15:10    来源:法治日报
    •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七仔”未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中新网6月17日电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16日发布《关于大熊猫“七仔”相关情况的澄清声明》。近期,网络上出现关于“陕西人民保护大熊猫‘七仔’,阻止其出国”的传闻,经核实,此信息为不实内容。

      2024-06-17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火车站“写错字”的兰州:超chill的“兰哈顿”

        随着旅游旺季来临,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兰州。作为老牌地标建筑之一,兰州火车站常常和俏皮的马踏飞燕,被游客压缩进一张老照片,标榜“到此一游”。

      2024-06-17 15:08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性格测试被一些企业当成招聘“硬杠杠”,靠谱吗?

        阅读提示 针对一些企业将性格测试作为招聘门槛的情况,有的求职者认为其存在不科学之处,甚至可能成为就业歧视的“新马甲”。对此,专业人士认为,考察求职者是否适合岗位应多角度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可能仅反映测试者短时状态,企业招聘时不宜将其作为决定因素。

      2024-06-17 08:42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