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 标题 图文
    • 申遗成功背后,中国如何向世界诠释春节意涵?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曾玥)12月初,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遗成功背后,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申报材料是如何用有限篇幅向世界诠释春节丰富意涵?近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在北京参加春节文化论坛(2024)期间予以解读。

      2024-12-24 07: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5分钟多出的欢乐,这些学校是怎么做到的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整体向好,但“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出现了早发、高发的新趋势,社会普遍担忧。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四小”等挑战,北京等多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10分钟逐步优化调整为15分钟。

      2024-12-24 07:20    来源:新华社
    • 网购吐司发霉致孕妇住院?消费者致歉承认是伪造

        中新网12月23日电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一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购买的某品牌牛乳嫩吐司在保质期内却出现了发霉变质的情况。她还表示自己正处于孕晚期,食用了该面包后,当天后半夜就因肚子痛伴有宫缩住院治疗。

      2024-12-23 1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社会摇秋招”:一场年轻人的互联网“小品”

        秋招季进入尾声,有人说最火的秋招现场不在线下,而是在网红张诗尧的直播间里。这名以跳“青海摇”(舞蹈形式“社会摇”中的一个流派——编者注)出名的网红主播,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起了“‘青海摇’第三季”的海选活动,通过直播连麦的方式选拔100名网友进行线下“青海摇”表演。

      2024-12-23 14: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两个课堂”培植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沃土

        不久前,德州学院校园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名为“传承中华经典 感悟华夏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与体验活动正在举行。剪纸、衍纸、中国结、空竹、柔力球等传统文化项目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

      2024-12-23 14: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非遗传承人热衷“评级”?关键还在“内功”

        关于非遗传承人,有一组概念可能是很多人所忽视的——“传承人”与“代表性传承人”。 —————————— 到福建泉州体验蟳埔女习俗“簪花围”,去江西景德镇亲手做一件瓷器,走进戏院茶楼赏一出昆曲、评弹……近年来,非遗热持续升温,不少年轻人将非遗作为旅游必备的体验项目;还有不少人投身其中,成为非遗传承人。

      2024-12-23 14: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我们的青春 不舍“二人转”

        在东北有句俗语,“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作为东北文化的“地标”,二人转早已名声在外。

      2024-12-23 14: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打雪仗”还有规则?可以打比赛的那种,了解一下

        随着冰雪旅游季的到来,各地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在冰雪的玩法上也不断花样翻新。 打雪仗大家很熟悉,但把雪仗打成一项正规的运动,您体验过吗?在辽宁本溪,有40多支队伍就正在雪地上比拼。

      2024-12-23 07:5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草地老乡”御寒毛靴成今冬青年时尚单品

        在蒙古国乌兰巴托的大街上,俄罗斯后贝加尔小镇的热闹集市里,中国的内蒙古等地街头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中,马毛靴正在成为年轻人“凹造型”的时尚单品。 来自俄罗斯的伊莲娜每年冬天都会作为表演嘉宾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参加当地冰雪活动。

      2024-12-23 07: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虚假摆拍、造谣引流?“众包仔小王”被罚!

        近期,公安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网民“众包仔小王”在社交平台发布多条外卖骑手送餐时被提各种无理要求、被顾客恶意刁难的视频,引起大量网民关注、讨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该账号累计发布类似虚假视频71个,总获点赞39.6万次,播放量超1000万,转发量超10万。

      2024-12-23 07:56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 任性“驴友”探险遇困,救援费该谁“埋单”?

        阅读提示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劝阻后仍进入未开发区域,或景区采取了措施仍执意进入的,可适当收取部分救援费用。此外,还可推行商业性有偿救援、商业保险救援等。

      2024-12-23 07:55    来源:工人日报
    • “霸总”短剧精准“收割”中老年 监管该如何破局?

        又土又上头、根本停不下来、一天怒追上百集,从霸道总裁到豪门恩怨,从重生复仇到战神归来……近年来,微短剧持续火热。“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节目。

      2024-12-23 07:5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气象人士呼吁南方人冬季不要天天洗澡 网友 “炸开锅”

        近日,一则#气象人士呼吁南方人最近不要天天洗澡#的词条吸引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一位气象领域的科普博主发贴文呼吁所有南方人,最近不要天天洗澡!最近一段时间,干冷空气连续南下,东北季风深入南沙群岛,南方中东部几乎都没有降水,空气非常干燥。

      2024-12-20 11:11    来源:封面新闻
    • 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本土美学圈粉世界

        2024年,源于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的首款中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持续圈粉海内外。近日,该游戏不仅荣获全球年度游戏大奖TGA2024“最佳动作游戏”奖项,还经由全球玩家票选,赢得了“玩家之声”奖项。

      2024-12-20 1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微信好友4000+,能给我点赞的却没几个,年底了朋友圈也有自己的kpi?

        你的微信有多少好友?每发一条朋友圈,这些好友中有多少人会愿意为你点赞呢? 12月19日,#朋友圈点赞率不足10%#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微信里有好几百个甚至是上千的好友,但是一发朋友圈,点赞的数量都不及10%,觉得有点失落。

      2024-12-20 11:10    来源:潇湘晨报
    • “注水”证书搅浑家政市场,育儿嫂寻求“足金”培训

        阅读提示 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但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问题仍然突出。有育儿嫂反映,“注水培训”“注水证书”使其上户后屡遭雇主辞退,证书和技能含金量被质疑。

      2024-12-20 11:09    来源:工人日报
    • 隐形加班“认定难”,下班后的“离线权”该咋保障?

        调查动机 前几天,一则“朋友圈被领导点赞成认定加班证据”的新闻冲上热搜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一员工在休息日推广公司产品,发朋友圈后获得领导点赞,后该员工被公司解雇,以此证明自己之前存在加班,主张公司支付加班费获法院支持。

      2024-12-20 11:08    来源:法治日报
    • 与98岁的妈妈做养老“搭子”的日子

        刚刚63岁的梁建伟没有刻意计划过自己的退休生活。但就在这个初冬,当他和母亲结束了五天四夜的邮轮行后,两人拖着箱子晃晃悠悠回到成都,看着小区里的银杏叶变黄,絮叨着年底可以去一个温暖海边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妈妈已是名副其实的养老“搭子”了。

      2024-12-20 08:53    来源:华西都市报
    • “以租代买”火了!摄影道具、汉服租赁需求旺盛

        临近元旦、寒假等假期,在不少的电商平台、社交网站上,租个相机去旅行、租件礼服去参加跨年晚宴等“新消费”越来越多,“租赁经济”也在悄然升温。 正在给儿子拍照的周晓舸刚刚租赁了一台照相机,她告诉记者,过几天就是儿子的生日,租台照相机,可以记录下孩子生日聚会的场景,不仅拍照效果好,性价比也高。

      2024-12-20 08:52    来源:央视财经
    • “我来背你!”女子大巴车上突发心脏病,高速交警与时间“赛跑”

        扬子晚报网12月19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杨萍) 大巴车上,一名女子突发心脏病,高速交警接报后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因患者无法站立行走,援手警力又将其背其送往急救室,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2024-12-20 08:51    来源:扬子晚报网
    • 贾春德:20余年匠心复刻青铜器 让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2日讯 对文物进行复刻,是完善保护文物,让其蕴含的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淄博市临淄区有这样一个人,他从事齐文化青铜器研究、复刻20余年,探索多种技法,复刻出多件齐文化代表性青铜器物,有力推动了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2024-10-30 11:24    来源:齐鲁网
    • 小身影大能量 上海萌娃守护交通安全

        中新网上海10月29日电(陈聪瑶 娄瀚锟 李姝徵)“爷爷你的头盔呢?戴上头盔,安全翻倍,戴上头盔,帅气翻倍!”28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童乐幼儿园第三批“小交警”上岗,在街头劝导骑车人戴头盔。 一把年纪了被这群小不点教育能接受吗?一位骑电动车没戴头盔的爷爷表示完全能接受,“他们这么小就懂事了,我们年纪大了也得跟孩子一样提高觉悟,给孩子做个榜样,以后一定戴好头盔”。

      2024-10-29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记者体验采访一线快递小哥 在飞驰间传递社会温情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顺丰速运岷山路店,同事都称呼马晓亮为“老马”。老马说:“我才37岁,哪里老?”同事这么叫也是有原因的,在这个网点只有一人比他大。

      2024-10-29 14: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60元就能换来一张“国际竞赛”获奖证书

        最近的综合测评排名把张同搞得焦头烂额。张同是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其所在学校保研资格的评比以学生的综合测评(以下简称综测)成绩为依据,为激励学生全方位发展,综测评分标准中有一项是“参加国家型学科竞赛或国际型学科竞赛并获奖,可以加3分至6分”。

      2024-10-29 14:29    来源:法治日报
    • 捐造血干细胞一月后,他完赛了一场半马

        10月27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个月后,贺先生重新站上了半程马拉松的赛场并顺利完赛,给一个月前的捐献画上了一个酣畅淋漓的句号。 今年8月,贺先生和一名患者初配相合,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苏州第268例、昆山第87例成功捐献的志愿者。

      2024-10-29 14:28    来源:扬子晚报
    • “双11”快递单量暴增 小哥快递柜前“摆地摊”送件

        扬子晚报网10月27日讯(记者 闫春旭)“您好,您的快递XXXX,编号XX,已放在7号楼旁丰巢柜地摊,请及时去取。”又是一年“双11”,好戏已经提前开场。

      2024-10-29 14:27    来源:扬子晚报网
    • “哈尔滨文旅补贴旅游团费政策” 为不实消息

        中新网哈尔滨10月28日电 (记者 王琳)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于28日晚发布公告,近日有网络用户发布“哈尔滨文旅补贴旅游团费政策”等消息均为不实,系借此宣传其旅游产品,诱导游客报名参团。 冰雪旅游季将至,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哈尔滨亚冬会和黑龙江冰雪旅游。

      2024-10-29 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飞的”来了,能否改变通勤和游览方式?

        “飞的”来了,能否改变通勤和游览方式? 原先驾车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前往金山水上机场,不堵车的情况下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如今最快不到20分钟即可到达。未来,上海将持续拓展低空航线覆盖面,开通上海至江苏太仓、吴江等长三角区域低空航线。

      2024-10-29 11:13    来源:工人日报
    • 带着梦想“舞”进北京:台青简孟轩的街舞打拼记

        推开21PUMP街舞工作室大门,节奏强烈的乐声扑面而来。一群身高刚到舞蹈老师腰间的孩子正随音乐律动。

      2024-10-29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职校生就业遇阻,别让专业代码成了就业“乱码”

        “职业本科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原本就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为何需要毕业院校开具说明,证明两者课程基本相同,属同一专业?”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一名甘肃的职业本科毕业生因自己所学专业的代码与招聘方列明的专业代码不同,在就业中频频遭到“区别对待”和一系列无解难题。 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许多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2024-10-29 11:12    来源:工人日报
    • 100万元上太空!你距离“太空梦”还有多远?

        近日 国内一家商业航天企业 以每张100万元的价格 预售了2027年 载人飞船亚轨道载人旅行船票 公开销售商业太空载人旅游产品 在国内还是头一次 100万元一次的商业太空旅游 都能获得哪些体验? 商业太空旅游目前还面临哪些难点 距离我们普通人有多远? 100万元就可以上太空 近日,一款名为“亚轨道飞船体验服务太空舱2027年首飞”的商品在某电商平台上架,并在一个电商直播间以100万元的价格售卖,预售价5万元。据介绍,这是由国内一家商业航天公司推出的亚轨道旅行项目,面向大众公开售卖同类商品在国内尚属首次。

      2024-10-29 11:12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 专访漫画家白茶:以“喵星人”为媒传递治愈与欢乐

        中新网宁波10月26日电(林波)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寻找一份治愈与欢乐,是许多人心中的渴望。漫画家白茶,正以他的“吾皇猫”系列,为读者带来这份温暖。

      2024-10-28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Z世代”变身“破烂收藏家” 追逐“快生活”里的“慢节奏”

        近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再次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Z世代”开始热衷于收集纸袋、奶茶杯垫、零食包装等看似不起眼的“破烂”,这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形成一股独特潮流。

      2024-10-28 1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通讯:“85后”博士伉俪扎根中国北疆找到人生新赛道

        赛华征回忆起他与中国北疆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最初缘分时笑言,“始于6年前一个及时的电话。” “我和妻子付蕊还没回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就接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招聘人员的电话,希望谈谈。

      2024-10-28 1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选课“红黑榜”:成也合格率,败也合格率

        每年开学是大一新生选课的高峰期,与高峰期同时到来的是一份来自师兄师姐“口口相传”的选课“红黑榜”。 姜红(化名)是某知名高校的大四学生,作为过来人,她说,学校选课“红黑榜”榜单上被“高赞”的是类似“某某老师的太极拳课程很轻松,红榜!”的“干货”。

      2024-10-28 14: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不想让孩子被AI取代?科学家奶爸这样做

        人工智能(AI)渗透进各行各业,已经可以替代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工作会交给AI。为了应对这一趋势,教育铆足了劲儿——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焦点,编程培训也成为许多孩子课余生活的必选项,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课题,更是每位家长的课题。

      2024-10-28 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歪果仁”镜头里“忘却时间”的通天河畔千年古村

        益曲卡山庄坐落在长江源头通天河畔。山庄内部,石块垒砌成的藏式小碉楼错落有致,与群山肌理浑然一体,仿佛自然“生长”于大地之上。

      2024-10-28 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年轻人热衷养异宠 冷门动物渐入大众视野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陈聪瑶)在上海,前有徐汇滨江遛驯鹿,现有奉贤社区打卡“神奇动物”,异宠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打破以猫、狗为主的传统宠物格局,成为部分宠物爱好者的“心头好”。 异宠,即另类宠物,区别于猫、犬、鸟、鱼等常见的家养宠物,包括蛇、蜥蜴、壁虎、鹦鹉、花枝鼠等小众动物。

      2024-10-28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自卖价格翻几倍 景区限制游客带食品进入合法吗?

        “只有他们(景区商家)卖的东西才可以带进去吃,我们自己拿的食物就不能带。”近日,有游客发布这样一则视频。

      2024-10-28 11:00    来源:法治日报
    • “AI厨师”掌勺饭店 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变化发展

        中新社成都10月27日电 (王利文)将120克猪肉丝、150克青笋丝和30克木耳丝等原料放入备料盒并点击“鱼香肉丝”选项,智能炒菜机立刻被“唤醒”,预热、放油、按序加料、快速翻炒,厨房内香气四溢。在成都市锦江区一家社区餐饮店内,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仅63秒便制作完成,很快被端上食客餐桌。

      2024-10-28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亚国家“Z世代”敦煌行 骑骆驼画飞天体验丝路文化

        中新网甘肃敦煌10月27日电 (刘玉桃 田鹏鹤)骑着骆驼行走在鸣沙山上、莫高学堂近距离体验古法研制矿物颜料、提笔描线起舞飞天……25日至27日,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走进敦煌,他们深入雅丹、拉弓射箭、拿起画笔描摹壁画,感受和体悟丝绸之路的魅力。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王晓芳说,她的奶奶是中国人,受家庭环境影响,她和哥哥李安,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他们先后来到中国留学,此次的敦煌行活动,有幸她和哥哥同游,一路上的参观体验,让他们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2024-10-28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广西老兵吹出好“笙”音 走进校园奏响民族团结曲

        走进位于广西南宁的达亨嘎艺术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齐几十支的苗族传统乐器芦笙,柳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融水苗族芦笙音乐)传承人贾征吹起芦笙,声音抑扬顿挫、余音绕梁。 自2017年退役后,贾征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苗族芦笙演奏技艺,通过创新芦笙教学法,创编芦笙合奏曲目,推动开展非遗芦笙进校园等活动,“我希望通过丰富芦笙演奏内涵,创新教学法,让更多人爱上和学习芦笙,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2024-10-25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多地探索开设乳儿班 普惠托育惠及小小孩

        近日,浙江温州一公立幼儿园、衢州一公立医院开设乳儿班招收6至12月龄婴幼儿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浙江杭州、温州、衢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湖北武汉,江苏泰州等地已开始探索开设乳儿班,这其中既有公立幼儿园、公立医院开办的,也有民办、公建民营、政企合作的普惠乳儿班。

      2024-10-25 14: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 “童话雪村”合孜勒哈英村:白雪变白银,不是童话

        “喀纳斯的秋色浓得化不开,仿佛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每一次风起云涌都能触动心灵深处的柔软”。这是作家李娟对新疆阿勒泰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深情描绘。

      2024-10-25 14:57    来源:国家民委
    • 爆火的博物馆文创冰箱贴,背后“火”的是什么?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不是吧,现在买冰箱贴还要靠抢了? 而这,已是经常出现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前的一幕。网友们在平台上半是吐槽半是炫耀,“早上6点就得来排队”“排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抢到了”。

      2024-10-25 1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终于找到你!梅姨案最后一个孩子找到了!

        记者刚刚从多名寻亲父母处获悉,“梅姨案”中第9名被拐儿童——欧阳佳豪已经成功找到,这也标志着该案涉及的9名被拐儿童已全部找回,9个家庭终于“团圆”。 记者联系到欧阳佳豪的父亲欧阳国旗求证。

      2024-10-25 14:54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追风逐日,这群年轻人勇闯新疆“风光无人区”

        编者按 十大风区、五大光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和光,这些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变成了源源不断的绿电,点亮万家灯火。近日,中国青年报社派出年轻记者组成“中国式现代化——青春‘记’行”之“追风逐日看新疆”报道组,走访乌鲁木齐、哈密、克拉玛依、喀什、阿勒泰等地,采集那些新疆大地无限“风光”背后的青春故事。

      2024-10-25 08: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下班上夜校”走红,小心蹭流量的收费培训机构

        可以为职场充电、释放压力、扩展社交……近年来,“下班上夜校”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不少街道和学校积极联系辖区内的各种资源,开设了一批接地气、有活力的公益课堂,为年轻人打造下班后的“充电站”。

      2024-10-25 08:4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在做饭和外卖之间,他们选择了菜市场“代炒”

        代运营、代收费、代工、代办、代购……付费找别人代替自己完成某件事,已经十分常见了。 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近日,上海、深圳、浙江等多地的菜市场内出现了“代炒菜”业务,顾名思义,就是帮着顾客把菜炒好,在菜场买好菜后,只要在“代炒菜”档口付上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的手工费,就可以实现“从摊贩手中接过新鲜食材,拎着热乎的现炒饭菜回家”的全过程。

      2024-10-25 08:39    来源:央视网微信公号
    • 终于找到你!梅姨案最后一个孩子找到了!

        记者刚刚从多名寻亲父母处获悉,“梅姨案”中第9名被拐儿童——欧阳佳豪已经成功找到,这也标志着该案涉及的9名被拐儿童已全部找回,9个家庭终于“团圆”。 记者联系到欧阳佳豪的父亲欧阳国旗求证。

      2024-10-25 08:38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