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 标题 图文
    • 父女接力种植红树林,为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

        中新网台州3月22日电(傅飞扬 颜敏宣)“这两个树种的生长方式有什么区别?”“秋茄一般上半年就得种苗,而桐花需要等到下半年……”春日时节,在浙江台州玉环市海山乡虹田村的海岸边,海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年过古稀的吴昌根和女儿吴秀姿讨论着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 吴昌根被当地人称为“海岸园丁”——21年来,他在玉环各个滩涂默默培育种植2000多亩红树林,为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

      2025-03-24 1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女生在饭店劝阻吸烟反被骂,网友吵翻,当地回应

        3月23日,一条“女生劝阻吸烟被怼不闻烟味别出来吃饭”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当事女生的第一条内容发布于21日,她通过个人微博发文,称自己在一家烧烤店用餐时有几名男顾客吸烟,严重影响自己的用餐体验。

      2025-03-24 11:43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 进医院前,急救体系如何高效运转

        日前,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员李如涛通过电话指导家属,在4分钟内帮助福州市晋安区一名因呛奶而窒息的16天婴儿恢复自主呼吸,相关视频引发众多网友点赞、热议。记者了解到:该婴儿恢复自主呼吸后,家属选择取消呼叫救护车,自行带孩子前往就近医院住院观察,事发4天后,婴儿健康出院。

      2025-03-24 11:42    来源:人民日报
    • 果味电子烟盯上未成年人 明令禁售又如何流入市场?

        每周质量报告丨果味电子烟盯上未成年人 明令禁售又如何流入市场? 在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其中也包括电子烟。但是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种调配出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被未成年人购买。

      2025-03-24 11: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00后整顿亲戚圈”成热梗 怎样的相处才是理想模式

        近期,网络上兴起 “整顿了职场的00后开始整顿亲戚了”的话题,且热度持续攀升。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纷纷分享、收集各类 “应对亲戚话术”,引发大量讨论。

      2025-03-24 11: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揭秘“先学后付”套路:只上了五节课,背上“消费贷”

        “你再不还款,我们公司就要报警处理了!”在福建宁德读大学的李晓向位于四川成都一家教育咨询公司提出退课退费后,公司就开始跟她“算账”——违约金、平台管理费、材料费……各式各样的费用加起来有1844元,压得李晓喘不过气来。 “我明明没上几节课,怎么要交这么多钱?”更让李晓没想到的是,如果她不支付公司1844元,自己每个月要还300元贷款,这是她当初报名时办理的分期付款,“当时机构表示如果支付学费有困难,他们可以帮助办理‘消费贷’,不学的话可以随时终止还款,不用支付任何赔偿”。

      2025-03-24 08:45    来源:法治日报
    • 机器狗上门送药、“养老规划员”上岗……服务消费迎来新变化

        今年以来,从餐饮服务到智能出游,从养老陪护到医疗保健,“AI+”服务消费场景加速拓展,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消费体验和更多元化的服务消费选择。 上午,在杭州西湖区金秋家园民生综合体,社区新上岗的“养老陪护员”机器狗“小西”,正背着药箱去给87岁的施奶奶送药。

      2025-03-24 08:4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十几年等一回 土星将上演神奇光环“消失术”

        24日凌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土星,将上演神奇的光环“消失术”。我们原来看到的土星,周围有一圈漂亮的光环,所以它也被称为“指环王”或者是“草帽星”。

      2025-03-24 08:4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竹丝编传承人程丽:以竹为媒架起中外文化交融之桥

        一根青竹可以产生何种能量?上海市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丝编传承人、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创始人程丽的答案是国际交流和助残扶弱。 来自四川的程丽自幼便与竹为友,房前屋后成片的慈竹是她儿时的记忆。

      2025-03-24 0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流动嫁衣间:公益婚纱让勤俭成时尚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20岁的太仓姑娘和逸君正穿着婚纱,一边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展示自己身上这件中式秀禾服,一边指着身后的“幸福小站”,向他们介绍何为“公益婚纱”。 和逸君是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生。

      2025-03-24 08: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网传“出现XK5病毒 可致人死亡”系旧谣新传 已多次辟谣

        粉碎谣言、真相来了。近日,一则“XK5病毒出现且该病毒可以致人死亡”的消息在网络传播,引发大量关注。

      2025-03-21 14: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连休5天、7天、9天!多地发文放春假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提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学春秋假等。

      2025-03-21 14:33    来源:央视网
    • 打金师傅揭秘“黄金加工零损耗”

        3月20日,国内足金饰品价格突破920元达到923元/克再创新高。连日飙升的金价行情,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改去个性化打金店咨询消费。

      2025-03-21 14:32    来源:扬子晚报
    • 发霉橘子竟成二手平台“香饽饽”,专家提醒:小心“病从鼻入”

        近日,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发霉的橘子竟在二手交易平台被标价售卖。 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上,多个卖家挂出了发霉橘子的商品链接,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2025-03-21 14:31    来源:扬子晚报网
    • 谢浩男被人用AI生成视频带货!网友:已购,上当了

        扬子晚报网3月20日讯(记者 郭一鹏) AI生成技术原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却成了编造虚假信息的工具。 记者了解到,曾被“悬赏千万”寻找的孩子谢浩男回归原生家庭。

      2025-03-21 14:30    来源:扬子晚报网
    • 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26%受访人群夜间睡眠不足6小时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李纯)世界睡眠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睡眠研究会3月20日在其社交平台官方账号发布了《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本次调查研究中,26%的受访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

      2025-03-21 1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从街头救援到“青城好人” 他们用行动温暖一座城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0日电 (记者 陈峰)20日,紧急救助晕倒快递小哥的乔永福和王景文被授予“青城好人”荣誉称号,并获得5000元奖金。在现场,回忆起那天的救援经历,乔永福和王景文都表示,“当时就想着赶紧把人救过来,没想太多。

      2025-03-21 1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试用期因个人原因辞职,要付违约金吗?人社部解答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试用期因个人原因辞职,要付违约金吗?就这一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回应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因此,无论是否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辞职,除以上法定情形外,一般无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5-03-21 1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Z世代”留学生邂逅“中国智造”:科技改变生活

        中新网晋中3月21日电 (记者 杨静)“中国科技发展迅速,智能机器人产品已广泛融入日常生活。”20日,在位于山西晋中的一家机器人生产公司参观体验后,加纳留学生莫安发出感慨,“科技改变生活。

      2025-03-21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辱骂成都外卖员 汉堡王道歉:已调整涉事门店管理层

        中新网成都3月20日电 (记者 贺劭清)汉堡王中国20日通过官方账号,就成都某门店员工与外卖员沟通时使用不文明用语事件发布致歉声明。 声明表示,本次相关员工不礼貌的言行发生在汉堡王餐厅,暴露出汉堡王在员工培训和管理上存在的严重不足。

      2025-03-21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网售神器不神奇 消费者下单需谨慎

        植物挂件可无死角除尘?减脂沐浴露能一洗就瘦?北青报记者调查部分网购神器—— “黑科技”变智商税 虚假宣传套路深 3·15系列报道之一 一枚小小的植物萃取饼,被包装成能主动捕捉分解灰尘、让全家一尘不染的好物;一瓶普通的沐浴露,被宣传为洗哪儿瘦哪儿、比健身瘦得更快的减脂神器…… 面对生活中的小烦恼,消费者常常会被那些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效果惊人的“神器”种草,殊不知商家正是通过这些卖点,让消费者掉进“智商税”的陷阱。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针对电商平台上销售的部分宣称具有“神奇”功效的商品展开了调查,为大家揭开它们虚假宣传的外衣。

      2025-03-11 11: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中国电影海外“圈粉” 激发海外游客来华观光热情

        随着中国电影在海外热映,中国旅游也随之升温。激发了海外游客来华观光的热情。

      2025-03-11 11: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95后”曲靖小伙“花”样创业:云南干花走向欧美市场

        云南是中国花卉产业重要基地。除了鲜切花,近年来,干花也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2025-03-11 1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如何防范“不请自来”的骚扰电话?教你几招轻松屏蔽

        你是否经常收到 培训学校、借贷平台、房产销售等 “不请自来”的 推销、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影响面广,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情绪,增加社会不信任感和焦虑感。”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苗伟发现,消费者常收到推销电话,其中不乏不实宣传内容,干扰正常生活与消费决策。

      2025-03-11 11:3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180万人次!这个博物馆火热“出圈”

        近年来,“博物馆热”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殷墟博物馆新馆自开馆以来,热度居高不下,一年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

      2025-03-11 11: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网售神器不神奇 消费者下单需谨慎

        一枚小小的植物萃取饼,被包装成能主动捕捉分解灰尘、让全家一尘不染的好物;一瓶普通的沐浴露,被宣传为洗哪儿瘦哪儿、比健身瘦得更快的减脂神器…… 面对生活中的小烦恼,消费者常常会被那些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效果惊人的“神器”种草,殊不知商家正是通过这些卖点,让消费者掉进“智商税”的陷阱。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针对电商平台上销售的部分宣称具有“神奇”功效的商品展开了调查,为大家揭开它们虚假宣传的外衣。

      2025-03-11 07: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婴幼儿成长陪伴师:学会“科学带娃”

        清晨8点45分,22岁的刘诗诗准时叩响客户家门,开启“带娃的一天”。傍晚6点下班,她乘坐地铁回宿舍。

      2025-03-11 07: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别怕,哥哥在!”湖工大学子寒冬冰河边救起落水儿童

        “感谢湖北工业大学王德功同学,我女儿在天津海河边骑行时不慎坠河,他救起孩子并报警。”日前,湖北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来自河北秦皇岛王女士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一学生王德功见义勇为的故事。

      2025-03-11 07:27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从伦敦到威远 英国小伙在中国开启“武术人生”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王爵 何美锟)“搭手再挤出来,对,分开!后移重心,下按侧身,往前推!”近日,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一武术培训中心,22岁的英国小伙安嘉正在练习太极拳,一招一式充满了力量。这样每天进行长达9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他已坚持了500多天。

      2025-03-11 0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从中医调理到“智能抗困” 中国年轻一代花式“解春困”

        时值仲春,“春困”成为社交平台热议话题。中国年轻一代正通过中医调理、养生茶饮、自然疗愈、碎片健身等方式对抗“春困”。

      2025-03-11 0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青年演员与杂技“硬磕”的二十年:“哭过,也想过放弃,过后又咬牙坚持”

        中新网福州3月8日电 (叶秋云)“一次,两次”“坚持,坚持,再坚持”……近日,位于福州白马路的福建省杂技团训练中心内,青年演员方晓梅正在练习倒立,虽是春寒料峭,汗水却已浸湿了衣服。 方晓梅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杂技表演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和挑战。

      2025-03-10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酒可温、食可蒸:商代青铜器也有现代“黑科技”

        三千余年前,在南方地区的寒冷冬日,原始先民们如何喝上一口热乎的“恒温酒”?正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的一件商代青铜酒器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以新干大墓为专题的考古文化展“虎踞江南——新干大墓与青铜王国”正在江西省博物馆内展出,400余件(套)文物全景展示江南青铜文明。

      2025-03-10 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头发白了,还能变黑吗?医生的答案出乎意料

        相信喜欢自己长白头发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许多中年人,和一些过早白头的青年人,总会抱怨白头发对自己个人形象造成了影响,很受困扰,哪怕只有几根白头发,在头上也似乎显得格外醒目。 不少人不禁会发问,头发变白后,还能再黑回来吗? 要简单回答的话,答案是——能黑回来,比如染发。

      2025-03-10 11:13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 “奔县”“乡游”火了 小乡村如何接稳“大流量”

        阳光倾泻,花开似锦,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的日光大棚里,玫瑰、百合竞相绽放,不少游客拿起手机,直播田园风光。 低空观光、夜间旅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慕名而来的游客从地面、水面到低空,各取所需,赏山乐水。

      2025-03-10 11:11    来源:人民日报
    • 冰雪经济“热”了,人才培养如何“趁热打铁”?

        阅读提示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参与冰雪雕塑建设的职工们在哈尔滨各大景区内、商场前忙得不亦乐乎。当前,冰雪专业人才数量少、人才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明显。

      2025-03-10 11:10    来源:工人日报
    • “校长妈妈”马婷:让每一颗星星找到自己的银河

        3月8日是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简称“三八妇女节”),马婷并没有特意庆祝,她一大早就赶往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看看学生们的阅读情况。” 马婷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三中学的校长。

      2025-03-10 1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交通“她”力量:“00后”闺蜜搭档用青春守护万家平安

        中新网温州3月8日电(蓝伊旎 何凌秋 黄影月 郭鹏)3月8日,在温州浙江交通集团幸福轨道公司车场控制中心(以下简称“DCC”),问甜甜和王卓面对数十块跳动着实时监控数据的屏幕,熟练操作着车辆段47副道岔、76个信号机。 问甜甜和王卓负责温州S1线车辆段全线路的列车调度指挥工作,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这一对“00后”闺蜜搭档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2025-03-10 1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这首歌能灭蚊?不少网友亲测,专家最新回应

        近日,网传歌曲《Scary Monsters And Nice Sprites》具有灭蚊的神奇功效,社交平台上不少人都进行过尝试,并晒出“战果”。不少广东网友表示惊喜,“亲测有效”,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 对此,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博士表示,蚊子主要是通过头部的鞭毛来感知声音的震动,雌蚊在交配的时候,也是以震动来(感知对方),音乐的频率可能刚好和蚊子的频率相同,就会导致它攻击的欲望降低。

      2025-03-10 10:14    来源:扬子晚报网
    • 黄土高原上的AI训练师:在务农与职场间跨界生活

        对于在除草、掰玉米和人工智能(AI)数据训练之间游刃有余的朱小玲来说,务农与职场看似是两个世界,却都充满压力与收获,她在其中保持着平衡之道:“无论上班还是下田,我们都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朱小玲所在的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交界,曾为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1年1月,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数据标注和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孵化。

      2025-03-10 1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浙江银发夫妻“执子之手”近十载 诠释大爱“无言”

        中新网嘉兴3月7日电(黄彦君 李梦霞 章添 冯前)在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德丰村,每天早上总能见到一对夫妻步履蹒跚、相互搀扶的身影——头发花白的古稀老人吴雪庆,稳稳托住妻子周亚芬的双手,一步一步鼓励妻子往前走。 这样的场景已持续近十年,背后隐藏着一段不离不弃,兑现“执子之手”承诺的故事。

      2025-03-10 1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火车“机械女团”:忙碌检修一线 绽放青春芳华

        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机务段检修库内,机车钳工王嘉仪在对机车车顶受电弓进行检修作业(3月6日摄)。 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机务段检修库内,机车钳工王嘉仪在对机车车顶受电弓进行升弓试验(3月6日摄)。

      2025-03-07 14:41    来源:新华网
    • “95后”女刑警戴梦晗:从内勤到外勤的“她”力量

        中新网合肥3月7日电 (朱孔阳 傅天骋)在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刑警大队办公室,26岁的戴梦晗正飞速敲击键盘整理案件材料。这位扎着马尾、笑容爽朗的“95后”女警,从警5年来,用140余起案件的破获成果,见证从内勤到外勤的“她”力量。

      2025-03-07 13: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海底捞回应网传“锅底撒尿”视频:已向多地公安机关报案

        3月6日,网友分享的一则视频显示,一名身着黑裤的男子,疑似在某海底捞门店包间内,站在圆桌上对着桌中央的四宫格火锅锅底排尿。该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

      2025-03-07 13:40    来源:扬子晚报网
    • 9秒能报30个菜名,这语速绝了

        他曾是酒吧舞台上的“气氛担当”,如今用热情和幽默为顾客打造独特用餐体验。近日,苏州市相城区一家名为“川记麻辣烫”的小店走红网络,老板徐剑峰将舞台经验融入餐饮服务,独创喊麦式报菜名方式(喊麦,一种对着麦克风吼的说唱)。

      2025-03-07 13:40    来源:扬子晚报
    • “90后”青年投身亲子教育:豆芽带来灵感

        “合作伙伴小名叫豆豆,围绕豆芽做项目,特别有感。”3月5日下午,曹棪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接受记者采访时,笑谈豆芽为自己的创业带来了灵感。

      2025-03-07 1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咖啡古着、饮品书斋 “店中店”营造消费新场景

        春风轻拂过济南街巷,经三路上融合了咖啡厅与古着店的摩登弄堂也在一片新绿中,悄然成为城市“新宠”。 咖啡邂逅古着、饮品牵手书斋、火锅店搭配 KTV……时下,“混搭风”这一时尚界流量密码也吹进了北京、上海、杭州、济南等城市的商业实体店,商家们跨界融合,开启“店中店”的创新模式。

      2025-03-07 13: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钟爱旅拍文创 “女性订单”撬动旅游新业态

        中新社济南3月6日电 (记者 赵晓)从汉服俏销到旅拍风起,从文创盲盒火爆到“小众”景点走红,“她身影”无处不在。时下,中国女性偏爱在“诗和远方”中愉悦自我,通过强大的消费能力、决策权和独特的消费偏好,推动旅游消费多元化、高品质发展。

      2025-03-07 07: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突破昙花一现 让“村字号”赛事流量变“留量”

        “‘村字号’赛事的可持续动力在于长期规划赛事品牌与全域旅游,突破昙花一现瓶颈,保持赛事与非遗的原生融合,让民众直接受益于赛事带来的发展红利。”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汤越强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2025-03-07 07: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斜杠”台青重庆创业 从“首店惊喜”到无限可能

        “虽然父母在台湾有家40年老餐馆,但此前我从没想过会‘继承家业’。”近日,“林食天便当”创始人林言暻在重庆接受采访时说。

      2025-03-07 07: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丨中新真探

        中新网3月6日电 “啤酒肚”并不完全是喝啤酒直接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啤酒含有热量,但单靠喝啤酒通常不足以直接导致腹部脂肪堆积。

      2025-03-07 07:36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