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扮三角骗了他N回 民警撕破“三幕剧本”挽损3万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网络热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南京六合区龙池辖区的小陈一年内多次被网络诈骗,直到前不久才携带173条转账记录来到六合公安分局龙池派出所报案。民警调查发现,这起诈骗案是一出通过精心编排、虚构身份转换,持续近一年的“三幕剧”。好在六合警方迅速介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目前追回被骗资金3万余元。

被骗多次转账竟然不报警

事情追溯到2024年4月20日,小陈在浏览短视频时收到一条私信:“九成新iPad Pro,只要3000元。”对方出示的发票、序列号一应俱全,价格也低于市场价。当小陈提出通过正规平台交易时,对方以母亲生病急需用钱为由,通过微信语音说服小陈支付了100元的定金。

次日,小陈收到一张身份证照片和快递单截图,对方称是其身份信息并告知商品已发货。小陈分五次支付了剩余的800元定金。当晚,小陈收到包裹后,发现是一部屏幕碎裂的老年机。面对黄某的“仓库发错货”解释,小陈信以为真,将手机退回并支付退货运费30元,后又被对方以“补发新机”和“借生活费”为由,骗走600元。

当晚,对方称自己贩卖DJ音响,生意红火。小陈再次被诱导,转账11950元用于“合伙生意”。随后,对方不断以各种理由索要转账,截至同年5月1日,小陈共转账19106元,却始终未收到货。意识到被骗,小陈删除了对方的联系方式,但他错误的认为报警会影响自己声誉,所以没报警。

沉寂半年假扮“公检法”再来骗

2024年11月19日,一个头像是“警徽”的陌生人添加小陈:“你5月被诈骗的案件经调查已侦破,请配合相关工作。目前法院与律师已介入,需支付律师费和诉讼费共8700元。”尽管小陈未报警,但看到对方发来盖着红章的“法院文书”及建立的“维权群”,小陈再次相信。该“民警”以汇总受害人费用为由,要求小陈将钱转入一私人账户。“民警”又称,向“领导”送礼可以加快退钱速度。小陈再次转账12000元用于“打点关系”。之后“民警”让小陈等待“律师”告知其开庭时间及相关事项。

12月底,小陈收到“律师”消息,要求其前往广西开庭,同时还有一系列费用需支付。单纯的他又一次落入陷阱,在接下来的两个月,转账共计42613元。

2025年2月,当“律师”再次要求支付相关费用时,小陈终于把情况告诉了家人,家人立即带他报警。

警方千里追凶揭穿“三幕剧”

接到报案后,六合警方迅速侦办。民警对涉案的聊天平台账号、银行卡信息、资金流向等关键证据进行深度分析,周密侦查,最终揭开真相。

犯罪嫌疑人以低价出售商品为诱饵,伪造信息骗取受害人信任,再通过虚构故事,激发同情心,实施诈骗。后假冒“公检法”,虚构办案流程,诱导转账。诈骗剧本包含“转卖电子产品”“投资”“公检法”三幕。“平板卖家”“破案民警”“维权律师”,这些角色竟由犯罪嫌疑人黄某一人扮演,黄某共计从小陈处骗走82419元。

今年3月25日,警方赴广西北海将犯罪嫌疑人黄某捉拿归案。面对证据,黄某承认自己一系列诈骗行为。随后警方开展黄某的思想工作,促其配合退赃,目前,已成功帮小陈挽回近半损失,其余正在全力挽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六公宣

(责编:张星秀、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