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90后小伙潘东岭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公益传承全家书写凡人大爱
灌南90后小伙潘东岭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公益传承全家书写凡人大爱
2025年4月22日,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来自连云港市灌南县的28岁小伙潘东岭历经5小时血液采集,成功捐献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种子”,将火速送往远方,为一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点燃重生曙光。作为灌南走出的公益之星,潘东岭用行动践行着“全家公益”的大爱传承。
潘东岭的公益之路始于家庭熏陶。2020年1月,在父母带领下,他首次走进灌南县血站专程开到小区门口的献血车,迈出无偿献血第一步。“爸妈以前就经常献血,他们的公益团队朋友也常说献血能救人,那时候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潘东岭回忆道。
在随后的学习和工作期间,潘东岭一有时间就会参与无偿献血。2020-2025年间累计43次捐献全血及成分血(总量1.7万毫升),2023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父母十余年公益坚守为其树立“举手之劳成大爱”的信念。2021年3月,他在南通献血时主动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3年11月,当接到配型成功通知,他毫不犹豫同意捐献:“这是十万分之一的缘分,更是生命的托付,我没有理由拒绝。”
为确保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潘东岭在捐献准备期内严格调整作息、加强锻炼。捐献期间,父亲从灌南专程赶来全程陪同。“孩子从小善良有担当,我们全家都为他骄傲。”目睹采集仪器运转,父亲感慨万分,他认为这不仅是儿子个人的善举,更是家庭公益精神的延续。
截至目前,潘东岭家庭累计献血量已超2.3万毫升。从父母的“资深公益人”到儿子的“90后接力者”,这个灌南家庭用近20年时间,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公益行为融入日常生活。“父母教会我‘帮助他人’,现在我想通过行动告诉更多年轻人,公益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潘东岭坚定地用爱心扛起社会责任,让善意成为青春底色。
如今,这袋饱含爱意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已踏上“救心”之旅,而潘东岭一家的公益故事仍在继续。在灌南这片孕育爱心的土地上,这个90后小伙用行动证明:公益不分大小,当家庭与社会的力量汇聚,便能书写出最温暖的生命篇章。
通讯员 孙荪 焦灿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