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成受访青年把国潮服饰当作日常穿搭首选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网络热点

时 间
2025
04/03
14:09
分 享
评 论

春日来袭,又到了出门踏青的季节,不少公园变成流动的国潮秀场:穿马面裙放风筝的青年衣摆飘飘,搭配改良旗袍和国风运动鞋的年轻人拍照比“耶”。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7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4.4%的受访青年会把国潮服饰当作日常穿搭的首选。60.1%的受访青年认为国潮单品颜值高,出街有面儿。

来自北京的00后大学生殷寒惜是一名国风爱好者,在古风歌曲的影响下,逐渐爱上国风服饰。高中毕业后,她花300多元购入了人生第一套汉服——一套带有敦煌元素的鹅黄色齐胸襦裙。“穿着汉服去弹琴、作画、喝茶,特别是去故宫或雍和宫这样的场所,体验感拉满。”

随着国潮穿搭逐渐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殷寒惜也开始选购新中式连衣裙、马面裙等更适合日常穿搭的国潮单品,春天踏青、公司年会、联谊舞会,她都会穿这些国潮服饰亮相。“相比于形制较为繁复的传统华服,改良后的新中式服装更加简约,更符合年轻人日常穿搭需求。”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90后美甲师詹悠悠10年前就“入坑”国潮服饰了,这些年她了解了很多国潮服饰的形制,也会购买一些簪子、鞋、包与国潮服装进行搭配。詹悠悠粗略计算了一下,自己在国潮服饰上已经花费了3000元左右。“我一般会在中秋节、春节、七夕等传统节日穿汉服逛街。”

调查中,86.2%的受访青年这个春天已购买国潮服饰。国潮运动鞋/布鞋(46.5%)、非遗元素卫衣/短袖(42.8%)、改良旗袍/新中式(36.9%)是受访青年下单较多的国潮单品。其他还有:华服/马面裙(30.0%)、国风配饰(发簪/荷包/璎珞)(27.7%)等。

调查显示,受访青年最常在特定的文化活动中,如华服文化节(56.3%)穿着国潮穿搭,49.7%的受访青年会在节日庆典穿。超五成(54.4%)受访青年会把国潮服饰当作日常穿搭的首选。

3月底的北京园博园,春意盎然,85后国风爱好者徐双带女儿参加集市活动,支起了一个做汉服妆造的摊位。在她的摊位上,唐制、明制、旗装等国潮服饰种类丰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体验穿国潮服饰的乐趣。徐双表示,许多年轻人会前来咨询、消费,特别是不少年轻的父母会带孩子来做妆造,摊位的收益很不错。

“随着传统文化的美被更多人看见,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了穿国潮服饰,又通过社交媒体把国潮服饰的美展示出去,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徐双说。

“看到社交平台上有人展示汉服,遇到让我心动的款式,我就会下单,想在传统节日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詹悠悠说。

大家选择国潮单品的理由有哪些?数据显示,高颜值,出街有面儿(60.1%)、穿着舒服又实用(58.5%)、有文化共鸣(52.6%)是受访青年选择国潮单品的三大理由。此外还有:被博主“种草”(36.7%)、性价比高(24.2%)等。

随着接触的国风服饰不断增多,殷寒惜也了解了不同朝代的服饰在形制上的区别,比如明制汉服以立领、交领与长袄为特色;唐代齐胸襦裙以高腰大袖彰显开放包容;晋代则流行宽袖襦裙与飘逸风格。“这些服饰反映了对应朝代的文化氛围和日常生活特点,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觉得年轻人在国潮服饰方面的消费潜力是很大的。”徐双觉得,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在“美”,带有文化底蕴、设计感强的国潮服饰更能满足年轻人的着装需求。“现在很多日常服装加入了国潮元素,又比传统华服更轻便,让年轻人日常出行也能轻松驾驭。”

受访青年中,00后占21.4%,95后占26.7%,90后占33.6%,85后占18.3%。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2.5%,二线城市的占41.1%,三四线城市的占21.9%,县城或城镇的占3.7%,农村的占0.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 实习生 张馨月

(责编:张星秀、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