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是主力军 春运列车检修场有群“走路达人”
00后是主力军 春运列车检修场有群“走路达人”
2月3日,农历大年初六,一大早,95后徐枭雄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来到中国铁路上海局合肥车辆段。他手持检点锤,腰挂工具包,在客运列车的车厢进行设备检测,随后,他钻进车底排查车辆故障。一旁的空地上,一列列承载旅客归乡梦想的普速列车整齐排列,等待着检修。
春运期间,当旅客们看到忙碌的乘务员和客运值班员时,他们或许未曾想到,包括徐枭雄在内,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客车检车员为列车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客车检车员是铁路工种,他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露天作业,重点把控车辆下部悬吊、转向架、轮对、车钩等部位,被称为“车辆医生”,也是一群“走路达人”。
春运期间,列车开行密度增大,除了眼力,检车员的脚力同样重要,一组列车的螺栓成百上千,用电设备不计其数,必须对每个螺栓的防松标记、车辆电气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认螺栓没有松动、电气状态良好,一套检修流程走下来,要花费1个小时左右。
今年,95后、00后成为春运列车检测的主力军。徐枭雄从小就对火车充满了热爱,总是梦想有一天能为这些钢铁巨龙保驾护航。从河南工程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铁路行业,成为一名客车检车员。这些年,徐枭雄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专项修班组的班组长,并获评中国铁路上海局“青年技术能手”称号。
1月14日,春运首日,任务格外繁重,徐枭雄带领专项修班组从日出忙到日落,又从日落奋战到深夜,走了3.6万步。他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检点锤在他手中有节奏地敲击着。徐枭雄调侃道:“每次上班,微信步数排行榜我肯定是名列前茅,大家都笑我是在‘环游世界’呢。”
工作中,凭借声音的细微差别,他就能精准判断螺栓是否松动。遇到难以触及的角落,徐枭雄需要伸长手臂,身体扭曲成一个奇怪的角度,只为让检点锤精准地落在目标位置,不错过任何细小的异常。
在这个年轻人为主力的专项修班组里,老带新的传承模式让青年检车员快速成长。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的00后青工谢超,3年前成为一名客车检车员,刚接触这份工作时,面对复杂的车辆构造和繁琐的检查流程,他常常感到迷茫。
徐枭雄带着谢超从最基础的认识部件开始教。在列车检修中,徐枭雄拿着检点锤,一边示范敲击螺栓,一边对谢超说:“你听,正常拧紧的螺栓敲击声是清脆、干脆的,要是声音发闷,那可能就有松动的情况。”徐枭雄还一次次纠正谢超的手法。一段时间以后,谢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检车员。
“干我们这行,‘费鞋’是常态。”谢超举例,检修一列17节车厢的客车,沿着车厢走一圈下来,差不多得走1公里多,要是再碰上检查加挂车辆,那走得更远,一双新鞋,常常没穿几天,鞋跟就磨损了。“虽然走的路程多,但咱年轻、体力足,丝毫没有影响作业质量。”
春运,对于新一代铁路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阶梯。而对于首次参加春运工作的26岁的杨博然来说,则是一次难忘的历练。今年春运,他负责夜间的检修工作。1月30日,大年初二,深夜,检修场里静得只能听到火车偶尔发出的轰鸣声,虽然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杨博然依旧觉得寒冷。他说:“晚上最难熬,风刮在脸上,真像刀割一样疼。但这是我的工作,旅客们的安全都在我们手里呢。”
他一个侧身钻进K8452次列车的车底地沟,目光顺着车轴缓缓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还用手指轻轻触摸着部件表面,感受是否有异常的凸起或凹陷。
杨博然夜间工作经验不足,春运前,徐枭雄陪着他值了几个夜班,详细告诉他一些检修技巧。杨博然也学会了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通过手电筒的角度和反光来发现细微的问题,他也变得更加沉稳和细心。
当天,完成“体检”的K8452次列车,伴着一声长鸣正点出库。而杨博然等人来不及休息,便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组列车。“不管下班多晚,安全工作必须做好,不然睡觉都不踏实。”他说。
除夕夜,轮到杨博然值班。他感慨,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望着那一列列检修过的车辆驶向远方,心里有种莫名的满足。“无数家庭乘坐归乡列车团聚,这就是坚守的意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