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20年,才真叫“比翼双飞”
他们是国内年龄最大的热气球夫妻档,平日里难免拌嘴升空后特别“和谐”
他们这20年,才真叫“比翼双飞”
他们是国内年龄最大的热气球夫妻档,平日里难免拌嘴升空后特别“和谐”
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由热气球带动的主火炬台缓缓升空,向全世界展现了法国人的浪漫。在国内,一对“热气球夫妻档”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浪漫,两人一起飞行热气球整整20年。今年,丈夫杨卫平已经70岁,他在采访中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自己和妻子一同前往全国各地参加比赛,也一起经历过热气球落入青海村民院落中的“奇遇”,还曾在飞行中为保护妻子而受伤。如今,杨卫平的梦想是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气球飞行员前来中国参加飞行活动,然后夫妻两人一站站飞下去,翱翔于不同国家的天空。
20年前学飞热气球,成最大“夫妻档”
杨卫平曾在媒体担任摄影记者,喜欢挑战生活的他,后来选择前往国外读书。在国外,他第一次接触到热气球国际比赛,看着一只只五彩缤纷的热气球缓缓升上天空,就想自己以后有机会也要驾驶热气球到天上飞一飞。
回国后,他和妻子蒋晓莉有一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热气球表演,“电视里的热气球硕大无比,色彩鲜艳,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这让他了解到国内也有人专门从事这项运动。“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咱们一块去学吧!’”杨卫平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和妻子就这样作出了一起学飞热气球的决定。
这一年是2004年,杨卫平当时已是50岁了。“即便在全世界来说,热气球也属于一项小众运动,所以为了打听在哪里可以学习,我们打了不少电话。”经多方打听,杨卫平终于了解到在北京怀柔有一个热气球飞行培训基地,于是立刻和妻子一同报了名。
杨卫平告诉记者,想要学习热气球飞行,需要通过二类飞行员体检,此外还要考核反应能力,好在他和妻子的身体条件都不错,顺利通过了这些考核。
这批学员共有6人,杨卫平是岁数最大的一个,最小的一名学员只有20来岁。他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国内年龄最大的热气球飞行员,但据他所知,他和妻子应该是全国年龄最大的一对热气球夫妻档。
目前,杨卫平有一套自己购买的热气球,还有一套朋友赞助的。他介绍,一套热气球包括球囊、燃烧器、吊篮等几个部分,再加上辅助用的鼓风机和办理适航证,总价格一般在十二三万元左右。杨卫平一直非常爱护自己的热气球,每次准备起飞时,当热气球球囊被鼓风机慢慢吹开后,他都会脱掉鞋子,走进球囊里检查。他告诉记者,因为地面上可能会有石子,如果穿着鞋走上去,就有可能在球囊上踩出小洞,“这种小洞没法缝补,所以为了保护热气球,就得光着脚检查。”
杨卫平和蒋晓莉曾在青海德令哈一同参加全国热气球精英赛“自选目标”比赛,蒋晓莉是那次热气球精英赛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之一。在那次比赛中蒋晓莉表示,作为女性飞行员,自己感到很骄傲,“尤其是和爱人一起飞向蓝天,我感觉自己为天空增添了一份美丽!我们热爱这项运动,会一直努力下去。”
空中配合默契,曾为保护妻子受伤
通过学习获得热气球飞行资质后,杨卫平和妻子几乎每年都要参加全国的热气球比赛,还曾经从海南海口跨越琼州海峡飞到广东湛江。
杨卫平笑着说,平时生活中,他和老伴难免有争吵斗嘴的时候,但到了天上就特别“和谐”,安全第一。因为长期合作产生的默契,有时候不用说话,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有一次参加在河北张北县举行的热气球锦标赛时,杨卫平和蒋晓莉操作热气球升空后遭遇气象条件突变,现场刮起了大风。在紧急降落时,杨卫平为了护住妻子,紧紧抱住对方,自己却因为下降速度较快,腰部撞到气瓶上导致骨裂。“保护了自己媳妇,这点伤没什么。”
不过,夫妻俩也不是一直都结伴飞行,有时也会新老搭配,两人分别和年轻人结对驾驶热气球。
谈起20年来最特别的经历,杨卫平提到了一次在青海参加的比赛。那次飞行,杨卫平担任主飞,妻子担任助手。在准备降落时,他们热气球的下方是一个村庄,因为怕损坏下面的民房,两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降落机会。直到发现一个院落,夫妻俩默契配合,果断将热气球降到院中。
对于突然落入院中的“庞然大物”,独自在家的老太太有些蒙,杨卫平连连表示歉意,并与老人攀谈起来。没过多久,这家的三个儿子也收到消息,匆匆赶了回来。蒋晓莉从附近的小店买来一箱饮料和一箱啤酒,送给这家人作为不请自来的“见面礼”。
热气球的球囊收起后,从院门搬了出去,但吊篮的尺寸却超过了院门,如何将其运出成了一个难题。好在前来围观的邻居都很热心,一群小伙子主动出力,帮着他们将吊篮从院墙上方抬了出去。杨卫平说,那次活动,是当地村民第一次接触热气球,都觉得非常新奇。而这次“奇遇”,也让夫妻俩和远在青海的这家人成为了朋友。
助力旅游市场,想和妻子飞丝绸之路
多年来一起从事这项运动,两人在家里会经常谈论热气球飞行吗?杨卫平笑着说,就像很多从事同一职业的夫妻一样,他们在家里并不会刻意去聊相关话题。不过,有时一起看到有关热气球的新闻,两人也会聊上两句,比如觉得这场比赛水平不错,或是发现了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等。
20年的热气球飞行经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对夫妻的生活。
“飞行类的体育项目和别的项目不同,要求参与者除了胆大还必须要心细,时间长了,让我们在其他方面也追求精益求精。”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就拿热气球上系留绳的结扣而言,如果打结的方法不合适,即使用钳子去解开也非常费劲。但如果坚持使用正确的打结方法,既可以保证热气球不会飘走,也可以在需要时快速解开,“生活中的很多事,也是这个道理。”
在采访中,杨卫平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旅游市场繁荣,“很多人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游山玩水,如果只是常规的旅游项目,可能难以引起他们的热情。而热气球这种既刺激又浪漫的项目,一定会让不少人心动。”他认为,热气球项目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更多的收益,也有利于推广这项目前仍属于“小众”的运动。
在杨卫平的心中,有着一个关于热气球的梦想:他希望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气球飞行员前来中国,参加飞行活动。之后,他和妻子一起,与各国热气球飞行员沿着丝绸之路一站一站飞下去,在领略各国自然和人文的同时,也将热气球这项运动向更多的人展示普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