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足球专业,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大学开足球专业,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记者 卞立群)冲击美加墨世界杯的国足即将迎来大考,不到两个月之后,他们就将主场与泰国队展开生死战。
4月12日,全国体育单招男子足球项目考试拉开帷幕,一批高三学生也踏上人生的重要考场。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新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30所高校开设足球运动专业,是布点高校最多的新专业。
以往总有人戏言,国足想要再次冲出亚洲,首先得把足球纳入高考。如今,足球运动成为大学专业之一,这能拯救亟待打破困局的中国足球吗?
更多出路
袁航(化名)是今年体育单招考试大军中的一员。根据考试安排,男子足球项目考试于4月12日至30日在天津体育学院分批进行。上个月末,他还参加了文化课的全国统一考试。
作为高校新开设足球运动专业后的第一届考生,袁航感到有些幸运。“上大学的机会相比之前增加了一些,还是很开心的。”
负责恒大足校单招训练的教师刘来宾透露,近年来校园足球不断开展,参加足球单招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学足球体育单招录取率从5年前的60%降到20%左右。
据统计,新设足球运动专业之后,今年可以增加近500个录取名额,明年还会进一步增加。
校园足球专家、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国内职业球队的容量是有限的,但那么多孩子想把足球作为终身事业,现在高校提供了出路。
“另外,我们国内足球运动员普遍文化素养较低,此举也可以提高足球从业人员的素质。”张路说。
位于“足球城”大连的辽宁师范大学,是此次新开设足球运动专业的30所高校之一。在该校体育学院院长全海英看来,今后爱好足球和有足球特长的孩子们有了更多出路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足球作为大众深爱的项目,是培养人终身体育的重要手段,中小学、幼儿园有专业足球人才需求,高校有培养能力输送人才,这样定能形成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的良性循环。”全海英说。
更加专精
目前来看,足球运动是一个崭新的本科专业,但高校开展足球教学并不算是新事物。
刘来宾表示,以往高校足球方向的专业主要是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这两个专业除了足球以外,还会涉及篮球、排球、田径、小球类等其他项目,足球只是这个专业内的一个项目,到了一定阶段,比如大二之后才分专项。
“设置足球运动专业以后,未来可能会专门研究足球这一个项目,除了以前的技战术、体能等专项外,还会加大研究足球文化、足球现状与发展、足球科学训练、足球赛事、比赛分析、队伍管理、足球裁判、足球产业等。”刘来宾分析。
全海英介绍,辽宁师范大学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校足球运动队,已培养和训练足球运动员300余人,培养二级及以上足球裁判员200余人。
“我们招生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除了运动训练是体育单招,考生需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其余两个方向的考生都参加高考。足球专项教学分为两类,分别是运动训练专业的《足球专项理论与实践》和体育教育专业的《足球专项理论与实践》。”全海英说。
对于足球运动专业的发展方向,全海英表示,希望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采用全方位的专业分离,培养高精专的足球专门化人才,对培养专业足球体育教师、优秀青训教练员和足球产业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
更有希望
新设足球运动专业的消息公布后,专业未来走向、就业前景以及能否考上等方面,成为家长和学生们普遍聚焦的话题。
据全海英介绍,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近三年足球单招录取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22年,报考该校足球一志愿考生数有244人,但录取人数只有15人,录取率仅为6.15%。
“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以往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足球教练员、教师等工作。”全海英透露。
按照计划,2024年度辽宁师范大学足球运动专业招生5人,拟与原运动训练足球专项的13人合并至足球运动专业培养,共计18人。
刘来宾表示,恒大足校近几年学生升学率维持在50%左右,学校最早一批学生已经从大学毕业。“大多学生进入足球队担任教练员,其中很多是体能教练,还有一部分去了基层的足球兴趣班等等。”
“虽然他们没成为职业运动员,但从小练球,本身有足球基础,加上大学的学习,做教练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在这个行业里做出一些贡献。”刘来宾说。
在他看来,高校设立足球运动专业,是将足球项目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以后研究会更加深入,更加精细,专业性更强,专门人才会越来越多,职业能力会越来越强。
不过,张路对中新网记者坦言,大学设置足球运动专业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足球人口,但还远远不够。
“在足球体系建设中,大学足球运动专业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们还需要解决小学足球普及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以什么目标去引导孩子们踢球,发掘出更多具有足球天赋和潜力的孩子,杜绝功利化思想。”张路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