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谁家?是否该有新解法?
过年回谁家?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对于很多夫妻来说,“过年去谁家?”成了很不好处理的一道难题。1月17日,记者采访了多个家庭,看看他们今年过年,到底去哪里?
强硬派:必须回男方家过年
“我抗争了二十多年,现在都50多岁了,还得每年回婆家过年。”郭女士无奈地说着。
公婆都在外地,结婚这么多年,每年大年三十前回去,初三四回太原,年复一年就是这样重复着,无论怎么沟通都改变不了,过年必吵架竟然成了躲不开的事情。“不想去公婆家过年这个事情我提了多少年,但是一提就会引发家庭矛盾,太累了。”郭女士告诉记者,公婆家在运城,丈夫有些大男子主义,认为过年必须要回他父母家里过,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吃团圆饭才算是过年,老婆孩子即使百般不愿意也必须跟着一起回去。丈夫家在平陆县的一个偏远镇上,以前交通不方便,要先坐绿皮火车到运城市,再乘坐公共汽车翻越中条山,在路上就得花费一天的时间。“当时孩子才八个月,抱着娃坐着汽车走盘山路,还有积雪心里害怕死了。”郭女士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那么小,也不能安稳在太原过个年。
其实不管回谁家过年,都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就是怕回去之后有干不完的活儿,而自己另一半却在围观。
李女士在结婚第十年时候离婚了,原因看似简单,但始终解决不了的矛盾那就是过年回婆家。“我不反感在婆家过年这种方式,只是不喜欢老公的态度,实在受不了。”她告诉记者,第一年回婆家时就开始不停地做家务,从准备年货到洗菜、做饭、洗碗刷锅,忙碌一年本想着过年能好好休息一下,结果更忙了。自己在厨房不停地忙活,丈夫却坐在客厅里跟亲戚喝茶聊天,叫了几次也不理,装听不见。之后年年如此,过年比平时在家都忙,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做完一件事又接着做另一件,令她想不到的是,平时还能分担家务活的丈夫,过年时就跟旁观者一样,根本不会搭把手。此后好几年更是变本加厉,终于在一次激烈争吵后两人离了婚。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老夫妻不在少数,大多时候女方还是向男方的意见妥协,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对于比在谁家过年更重要的,双方更愿意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并不是一方无条件的妥协。
温和派:轮流回对方家过年
婚后一定要回男方家过年吗?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个世纪难题有个新破解办法。
“今年要两边跑,时间和名单都已经列好了,拜年礼物也都准备好了。从大年三十到初五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就等着过年了。”慧慧和丈夫是2019年7月刚结的婚,虽然两人都在太原工作,但是丈夫老家在临汾,她自己是太原本地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本想着过年去马来西亚旅游,但想到新婚头一年,女方去男方家里过年是传统,所以商量着过年要回临汾。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在临汾,初三晚上回太原。
“回去就是认认亲戚,结婚时候大家都比较忙碌,只能打个照面,这次回去多住几天,能好好聊聊天,跟亲戚们熟悉一下。”慧慧详细地跟记者说着过年期间的安排,丈夫奶奶也在临汾,大年三十就跟着一起回去,初一开始拜年走亲戚,叔伯兄弟六个,挨家走一遍也得花个两天时间。初三晚上回太原后也得挨个去一趟自己这边的亲戚家,所以感觉时间特别紧张,根本没空为了回谁家过年待几天这样的问题吵架。
“去谁家过年,这是个老话题了,感觉从父母那辈儿每到过年就开始讨论了。但我们都比较想的开,不过多相互干涉,现在交通便利,平时回去很容易也很方便。”慧慧两口子决定平时一起多回父母家看看,过年时候各回各家,想待几天就待几天,避免了双方为这个问题起争执。
“我觉得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很关键,我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谁家过年,都觉得另一方父母孤单,所以结婚之后几年都是轮流回父母家里过。”董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已经给全家人报名出国游了,小两口加老两口聚在一起过春节。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艺人papi酱就透露,她和丈夫结婚至今,亲家都没见过面,过年一直都是各回各家。她认为,对于男方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儿子是最重要的,对于女方的父母来说女儿是最重要的。所以其实女婿要不要带回家是次要的,我们先去陪各自的父母比较好。
在采访中,不少年轻夫妻都表示,为了避免一方老人孤单,回谁家过年都可以商量着来。
委婉派:说话小技巧帮助协调
建强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王雱说,随着80后90后的长大成人,受教育的程度让他们更容易理解一些夫妻双方需求。夫妻间可以换一种说话方式,用一些小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双方受到伤害。
比如言语上使用可以不可以。“我觉得我家近,先回我父母家再回你父母家,这样可不可以?”“可不可以”含着尊重,“不行”表达出生硬、蛮横和赌气。夫妻互相征求意见,直到达成共识: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诚恳和伴侣沟通,一起想办法,如“我不想为了回谁家过年影响我们的感情,我们一起来想想,看能不能找到我俩都满意的办法。”把话谈起来,而不是憋死对方,或任凭情绪爆发。
同时,听到伴侣善意的话语。丈夫说:“我也不忍心你妈一个人过年,要不你妈和我们一起回我父母家过年?”妻子生气地回答:“又变着法去你家过年!”这个对话里,妻子因太在意母亲的孤单,而没有听到丈夫的善意。只有听到和表达善意才能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选择性地只听你想听的话。“不能陪父母过年你很难过。”共情是指说出对方此时的情绪,它可以让伴侣感到被理解,消减愤怒或悲伤。伴侣可以说:“你很难过不能陪妈妈过年。你很生我的气,我也很生我的气,我想不出好办法。”
“你是我的另一半,和你过年才是我最想要的。”夫妻吵来吵去,本质上是彼此不想分开过年。既如此,不如干脆表白:和你在一起过年才最重要。“是的,但是……”“是的,而且……”。“是的”表示认可、尊重伴侣对父母的孝心,“但是”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帮助伴侣扩展视野。比如“是的,你想回你父母家过年,我很支持,但是能不能帮我解决我不能回家过年的苦恼。”
本版稿件、图片由本报记者李若男采写、拍摄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