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年近七旬老夫妻相隔千余公里办离婚咋办?法院应用科技手段跨省视频庭审
本报12月18日讯(记者 郭卫艳 通讯员 陈伟)今天14时,山西省泽州县人民法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老年患者离婚案。这是我省法院首次应用科技手段进行跨省视频庭审。
在这起离婚案中,当事人双方均年近古稀,原告女方患有食道癌,身在兰州;被告男方患有前列腺、高血压等疾病,身在山西。双方都是山西晋城人,1965年曾是同事,后女方调到兰州工作,2003年退休后回到晋城,经人介绍,于2004年与男方结婚,在一起生活了10年。2012年女方患病,双方一道去兰州治疗,治疗期间双方发生矛盾,男方返回山西,从此分居。面对相隔1000余公里、年龄大、都有病、相互无法照顾的现实情况,女方于今年提出离婚,但男方不同意,于是女方于8月5日向泽州县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这件看似普通的案件难住了法官:女方刚做完手术,身体虚弱,男方也疾病缠身,不要说奔波1000多公里,即便是就地审理也到不了庭,而离婚案本身涉及身份诉讼,怎么办呢?泽州县人民法院想到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视频审理。此方案上报到山西省高院,高院技术部门及分管院领导极为重视,由于和兰州方面没有业务来往,山西高院又提请最高院协调,得到了甘肃省高院、兰州市中院和城关区法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于12月16日进行了跨省远程设备联调,使今天的开庭如期进行。
庭审中,在兰州城关区法院的原告、在泽州法院的庭审现场、代理律师,声、视频清晰,历时2小时,非常顺利。
近年来,山西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三级法院专网全部覆盖。本次跨省远程开庭审理案件,为今后不同属地、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到庭的案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审理模式。这种模式,拓展了司法为民渠道,既节约了审判资源,便捷了诉讼服务,也减少了群众诉累,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方便和温暖。
B 一对八旬夫妇当庭被法官劝和为啥?老先生差点摔倒,老伴瞬间扶住
本报12月18日讯(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段振林)16日,两名年逾八旬的老人走进平顺县人民法院立案庭,要求离婚。立案庭的张法官经过耐心的情感疏导,最终使老人解开了心结,二人牵手回了家。
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老先生身体硬朗,耳聪目明。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的婚姻,如今本该是儿孙绕膝,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为何会和老伴心生嫌隙呢?一个大大的问号印在了张法官的心里。
走向调解室的时候,老先生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老伴瞬间扶住他,嘴里还念叨着“小心点”。有着多年调解经验的张法官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感情基础非常牢固,即便有一些矛盾,也不至于走到离婚这一步。张法官与老夫妻俩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到他们之间的主要矛盾是老先生爱锻炼、打牌、下棋,而且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这期间不是因为锻炼经常受点儿皮外伤,就是因为打牌、下棋误了饭点儿,老伴心疼他,怕他的健康出问题,所以经常唠叨。时间一长,老先生便不胜其烦,想远离争吵过几天清静日子。
张法官从家庭和谐、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夫妻间的相处之道、离婚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张法官说:“你们相濡以沫走过这么多年多不容易呀,在生活当中要相互宽容理解,遇到问题要静下心来好好交流沟通,多想一想对方的好,心里就没有气了。”张法官还专门叮嘱老人的老伴,以后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摩擦。
听了张法官的话,老先生眼里含着的泪水滑落脸庞,随即牵着老伴儿的手说:“走,回家!”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