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掌舵人缘何“迷航”——原21世纪传媒总裁沈颢等人被依法批捕的背后

时间: 2014年11月21日05:53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沈颢,43岁。历任《南方周末》新闻部主任、编委,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2000年10月,29岁的沈颢出任《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2003年,任21世纪经济报系发行人;2008年,任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后兼任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

    继21世纪网总裁刘冬、《理财周报》发行人夏日等人被上海检察机关依法批捕后,备受关注的21世纪报系新闻敲诈案又有最新进展——11月20日,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颢、副总裁陈东阳、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乐冰等人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批捕。
    在检察机关的批捕罪名中,沈颢领导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网、《理财周报》3家媒体及8家运营公司涉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犯罪;同时,沈颢还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个人犯罪。

旗下媒体公司涉嫌犯罪掌舵人难辞其咎

    警方介绍,《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网、《理财周报》系21世纪传媒旗下财经类媒体,利用其在财经界的广泛影响力,与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等公关公司相勾结,指使媒体记者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挖掘、采编上市公司、IPO公司的负面信息,并利用上市公司、IPO公司对股价下跌、上市受阻以及相关产业公司商誉受损的恐惧心理,以发布负面报道为要挟,迫使上市公司、IPO公司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收取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的“保护费”。
    对于下属媒体的涉嫌犯罪行为,沈颢承认自己不仅是默许,更是领导者、支持者、协调者和参与者。沈颢供述,这种非法模式在媒体圈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利用负面新闻和“有偿不闻”的方式拉合作客户,可以赚取更多的合作费用。
    警方初步查证,沈颢等人利用上述方法,迫使近100家公司直接或通过公关公司,与21世纪传媒旗下3家媒体的8家运营公司签订广告合作协议,涉嫌勒索资金共计2亿余元人民币。

涉嫌利用职务牟利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警方透露,在担任21世纪报系发行人和21世纪传媒总裁期间,沈颢利用职务便利,在财务报销、下属公司注册地选定等诸多环节存在涉嫌犯罪行为,目前查证的涉案金额累计达100余万元人民币。
    2006年,21世纪传媒以市场化运作后带来了巨大收益,沈颢感到自身收入跟公司收益反差极大,遂与公司高管多次商议提高收入。陈东阳、乐冰等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以及相关证据均证实,在未得到21世纪传媒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沈颢与其他公司高管采取虚构业务招待费、使用虚假的个人消费发票报销等方式,侵占公司资金,为自己增加了收入。2006年到2009年,沈颢等人用这种方式共套取公司资金200余万元。其中,沈颢领取70余万元。
    沈颢涉嫌的另一个罪名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2010年前后,21世纪传媒旗下的一些公司落户上海某经济园区,并成为园区内的税收大户。2011年,公司财务总监乐冰按照沈颢的指令,以撤离注册园区为砝码,要求经济园区给予公司高管个人好处费。警方查明,该经济园区于2011年、2012年分别给予20万元人民币现金,共计40万元,沈颢与乐冰各分得一半。

因贪欲走向歧途 “迷航”之后痛忆“初心”

    据警方介绍,从9月25日被带走接受调查至今,在监视居住的这段时间里,沈颢进行了深刻反省。“回顾40余年的人生道路,我有过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并获得了骄人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而今天,我失去自由,囚服加身……”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媒体生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种对传统媒体强烈的危机感,使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沈颢写道,在媒体转型的急于求成与短期经济利益的利令智昏下,他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让商业利益绑架了自己的公信力原则。
    沈颢说,自己还有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认为既然是行业内比较普遍的行为,就没有充分反省这种行为的恶劣性质。“无论是利用负面新闻,还是利用有偿沉默谋取经济利益,都是对媒体社会公器的玷污,是一种犯罪行为。”
    随着职位升高、权力加大,沈颢有了越来越多触手可及的挣钱机会。在同事眼中一向内敛清高的他,也出现了一些自己都不曾料到的变化。
    “莫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既失,后悔莫及。”此刻,沈颢手中的笔更像一把解剖内心的手术刀,告诫那些有着和他类似侥幸心理的同行 “以我为鉴,时时观照,迷途知返”;期许坚守理想的同行持之以恒。 (据新华社电)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