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迎泽区郝家沟街安装的首个新型地埋式垃圾桶引发大家的热议(详见本报11月5日34版报道),本报热线电话也因此响个不停。读者关心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有人问工人是如何把直径1.9米、深2.8米的垃圾桶安在地下的?有人问它的“大肚子”究竟能吞下多少吨垃圾……11月10日,本报记者先后采访迎泽区、郝庄镇政府、环卫所及垃圾桶建筑方等多方负责人,详细解答读者的诸多疑问。
垃圾桶里会不会掉进去人?
不会的 有护栏和专人值守
11月10日上午,蒙蒙细雨,在郝家沟街朝阳世纪小区门口,新型地埋式垃圾桶经过“打扮”变得更漂亮了,在不高的黄黑色护栏外,又新安装上70厘米高的不锈钢护栏。护栏三面安装,留下一个口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相关负责人表示,安装护栏是第一道防范措施,目的是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护居民安全。待新型地埋式垃圾桶启用后,还将采取更多安全保障措施,例如每个桶旁边会安排一名环卫工值守;桶盖只有在垃圾车清运垃圾时,才会由作业公司的环卫工打开,除此之外,桶盖都会处于上锁和闭合状态。居民投放垃圾,只需要揭开桶盖上面的小投料盖即可。投料盖相当于普通垃圾桶盖大小,白天开放且有专人值守,夜间关闭并加锁。
记者采访时,恰巧遇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迎泽区城市管理局等单位的负责人与安装单位讨论垃圾桶的安全措施。他们透露,将在投料盖上安装一个凸起的小垃圾桶造型,提醒人们这里是垃圾投放点,还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能装多少垃圾?
目前可容纳4立方米左右约1.5吨
新型地埋式垃圾桶的建造方负责人介绍,它的特点之一是“肚子”特大,能吞下1.5吨的垃圾。郝家沟街上安装的地埋垃圾桶设计容量是5立方米。不过,由于配套的液压吊装垃圾清运车最大能提起来4立方米垃圾,所以,它目前最多可容纳垃圾在4立方米左右,约为1.5吨。
当记者问到1.5吨的垃圾有多少时,该负责人表示,相当于街头普通垃圾桶容量的40倍。原来,它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垃圾桶,由于“肚量大”,它能担起一个垃圾转运站的功能。同时,设置这样一个新型地埋式垃圾桶,比建一个垃圾转运站要省钱,此外,不仅改善了环境,还能有效缩短清运时间。
迎泽区郝庄镇副镇长董澍介绍,该地区日产垃圾约有300吨左右,有大小垃圾池站点200多个,这种新型地埋式垃圾桶隐蔽、美观,安装尚未启用就受到当地居民欢迎。它的“上岗”意味着郝家沟街上暴露的垃圾池将被逐步取缔。“这种新型垃圾桶会有效解决城中村的垃圾污染问题。”董澍说,这也是迎泽区探索城中村卫生环境改善的新举措之一。新型地埋式垃圾桶防火、耐腐蚀,正常情况下可使用近20年。
怎样埋到地下?
挖一个边长为3.5米的正方形大坑深度在3米左右
在郝家沟小游园靠西侧的围墙外,一座露天垃圾池边,七八名工人正在安装第4个地埋式垃圾桶。主体埋在地下,内胆灌满了水,底座外围用红砖固定了一圈,工人不时往砖头与内胆壁外的空隙浇灌混凝土。
来自临汾的一位施工工人说,这种新型地埋式垃圾桶都是他们负责安装的。安装时,先要用挖土机开挖一个长、宽为3.5米的正方形大坑,深度还要在3米左右。挖好坑后,工人进驻夯实了地坑土,把运输来的地埋式垃圾桶放入其中。在地埋式垃圾桶底部有个固定钢筋底座,放入大坑内先要打固一下。紧接着,就往地埋式垃圾桶内胆里灌水,需要一辆洒水车来“助阵”,提前灌水是防止回填土时,土会挤压桶造成桶变形。随后,在桶外底部、围着桶垒起一米多高的红砖,相当于打个模型把桶包裹起来,空隙处用混凝土浇灌封闭,全方位保护桶不受挤压伤害。最后,回填土,将水抽走。
这名工人还特别介绍,地埋式垃圾桶地面周围都要进行硬化,在硬化的地面一侧,有一个明显凹陷的水泥排水槽,引导雨水、雪水等排入污水管网。
所有垃圾都能投?
只接受生活垃圾
新型地埋式垃圾桶耐高温,万一损坏了,还能进行修补,损坏处只要贴上焊条,再进行打磨,就能和原来一样了。
至于桶内的垃圾滋水,液压吊装垃圾清运车内就配有吸水装置,插入吸水管直接就能将泔水吸出来。同时,在清洗内胆时也很方便,有专用高压喷枪随时可进行保洁清洗。
垃圾桶接受的都是生活垃圾,严格禁止倒入滚烫的炉渣、饭店里的泔水、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等。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有人在这里倾倒,值守的环卫人员会及时制止。
垃圾如何取出?
液压吊装垃圾清运车将内胆钩出
新型地埋式垃圾桶的内胆相对比外桶小一些,内胆直径1.5米、深度在2.5米,可以取出来。在液压吊装垃圾清运车收集垃圾时,环卫工先打开大桶盖,液压吊装垃圾清运车的吊臂会钩上内胆,将内胆对接清运车,打开内胆下方的密封盖儿,垃圾直接倾入清运车内,内胆闭合后再放回地埋桶中。一辆专用车在7分钟左右就能拉走1.5吨的垃圾。
另外,这种地埋式垃圾桶今后还将实现智能管理,当桶中垃圾装满时,会自动报警提醒运输车辆及时清运。
地埋桶的位置都在哪里?
位于路边、小区边,类似于街边配电箱的位置,不影响车辆通行
试点首批5个新型地埋式垃圾桶,目前有4个分别位于郝家沟街朝阳世纪小区门口、郝家沟街西铁路宿舍小区门口、郝家沟村正街村口东面、郝家沟小游园口路边。其中,前3个属于替换了原有的露天垃圾池,郝家沟小游园口路边的属于新建垃圾站。还有1个安装地点尚未确定,初步选定在郝家沟村内。
作为试点,新型地埋式垃圾桶会先在郝家沟村、郝家沟街沿线安装使用,最快预计在本周四前后左右启用3个。如果新型地埋式垃圾桶运行效果好,将有望在郝庄镇12个城中村大面积推广,预计所需在90个左右。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后发现,本周运行的3个垃圾桶全都位于路边、小区边,类似于街边的配电箱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到车辆通行,行人走到这里时只需避让一下即可。
为什么先“安家”迎泽区?
郝庄镇地区清运全部实现承包制公司化环卫作业管理模式
迎泽区郝庄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自今年9月份起,迎泽区郝庄镇地区清扫清运全部实现承包制公司化环卫作业管理模式,覆盖郝庄镇所辖的城中村、乡村。现在的清扫清运公司是通过招投标的中标单位,开始了公司化的运作。几个月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拿着新型地埋式垃圾桶的资料来到郝庄镇政府,让他们看新型地埋式垃圾桶的清运模式,该负责人认为,地埋桶可以解决城中村垃圾清运环境保洁的大难题。随后,经过逐层上报确定由对方引入先行在郝家沟街、郝家沟村做试点启用。
本报记者 马继玲 通讯员 郑海霞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