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一天6.3元的生活标准仅适用农村

时间: 2014年10月27日02:27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一天6.3元的生活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份盒饭?两碗方便面?三个苹果?三分之一杯星巴克咖啡?一包麦当劳薯条……对于生活贫困的人来说,6.3元是他们一整天的生活费。
    本报邀请4名志愿者,体验用6.3元过一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活动?我省的扶贫情况如何?低保人群的生活水平又如何?普通人多少钱能过一天……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相关政策
    为啥是6.3元
    新的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除以365天所得

    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到2007年年底,调整为1067元。
    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此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逐年调整。
    2011年11月29日,中国政府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中国新的扶贫标准,一年如果按照365天计算,等于每天人均纯收入6.3元。

    我省扶贫啥情况
    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四年
    超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我省共有58个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6个、省定贫困县22个。全省现有贫困村8468个,农村贫困人口329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和贫困发生率在全国分别排名第13位和第10位。
    数据显示,我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529元增加至2013年的4378.25元,连续四年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我省低保对象有多少人
    共有低保对象约234万人

    目前,全省共有低保对象约234万人,城乡低保标准一直在逐步提高。2013年,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认定低收入家庭、核对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的政策和文件。5个市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法人登记率达到50%,八成以上的县(市、区)开展了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11个市全部建立临时救助制度。
    在社会救助方面,从今年1月起,全省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25元和22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10%。此外,我省要继续推进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成立工作机构,出台核对办法,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全省70%的地区建制的目标。全省力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法人登记率达到70%,床位使用率不低于75%,集中供养率达到20%。

    太原6城区低保标准是多少
    城市低保标准每月480元

    太原市六城区城市低保标准为每月480元。其中,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4个城区因为实行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所以农村低保标准也提高到480元。其余县、市提标后的城乡低保标准为:古交市城市低保476元、农村低保298元;清徐县城市低保476元,农村低保353元;阳曲县城市低保450元,农村低保268元;娄烦县城市低保428元,农村低保268元。
    截至今年5月底,太原市城市低保对象22189户、40202人,1—5月累计发放低保金7353.8万元。其中,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361元,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112元和136元。太原市农村低保对象27997户、47324人,发放低保金4530万元,人均月补差192元,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61元和78元。

    太原物价是多少
    蔬菜均价一斤1.51元(以15日发布的价格监测为例)

    以太原市价格监测中心10月15日发布的部分大型超市粮油副食品价格监测为例,蔬菜均价为1.51元/500克。其中,面粉均价为93.8元/50斤,大米2.68元/500克,土豆0.97元/500克,大白菜0.88元/500克,西红柿1.46元/500克,茄子1.29元/500克,白萝卜0.96元/500克,黄瓜2.3元/500克。牛肉中腰34.81元/500克,鸡肉9.86元/500克,鸡蛋5.39元/500克。带鱼13.35元/500克,草鱼12.53元/500克,鲤鱼8.02元/500克。

    ○记者调查
    环卫工师傅饭费平均每天15元

    在本报“6.3元体验一天”活动中,记者发现,虽然大家用6.3元“挺”过一天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这样过一天可以,但长期下去肯定受不了。

    有人说目前物价6.3元不现实

    10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太原市柳巷,随机询问20名路人,调查他们对于“6块3过一天”的看法。这些人中,有家庭主妇、学生、国企员工、小店老板、环卫工人等,其中最少的每月花在吃饭上的钱是450元,最多的每天大约要花费100元。所有人都觉得,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一天只花6块3”是件不现实的事情,顿顿吃粥都不一定够的。
    郭女士是一名普通退休工人,一个月退休工资1000多元,她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每天花在吃饭上的钱大约在40元,每人20元。环卫工牛师傅说自己一般都是早晚饭自己做,中午带饭吃,“大多是一个素菜,有时候添点儿荤”,在这种情况下,算上柴米油盐水电气,他一个月吃饭还要花掉大约450元,平均每天15元左右。刚工作的小王是名小白领,一天三顿都是买着吃,单位和住所周边的各种快餐店就是他的饮食根据地,“吃面、吃盖浇饭的话,一天大约30块。”
    在一家国企工作的傅先生一天的饮食费用要将近100元,“早饭面包牛奶,10块左右,午饭随便吃吃,25元左右,晚饭很多时候也在外面吃,两个人一顿至少也要100元。如果算上请客吃饭,那一个月肯定超过3000块。”

    有人说体验时间应至少一个月

    目前太原市六城区城市低保标准为480元,每天大约为16元,是新国家扶贫标准“6块3”的2倍多。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得知国家扶贫标准是每日6块3后,才知道原来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人过着自己根本无法想象的生活,“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一点,自己也应该更节约一点。”
    也有市民认为,用一天去体验“6块3”的时间太短,要至少坚持一个月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贫穷滋味”,而且,现在大家都把6块3用来买吃的了,而事实上,6块3就是这些贫困人口的全部花销,要是将其他花销加进来,才能体验到更接近贫困的“真实状态”。

    ○专家说
    体验的目的是让大家“忆苦思甜”

    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谭克俭接受采访时表示,发起“6块3体验一天生活”这个活动的意义很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忆苦思甜”的心理,在体验的过程中比较出自我的幸福。
    谭克俭表示,理解的前提是知晓,这还可以让不同人群都体验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的生活,也会起一些教育作用,让人们在浪费的时候多想几秒,适当地节制。
    不过,谭克俭坦言,每日6.3元的生活标准仅适用于农村人口,在那里粮食、蔬菜是自给自足的、生火做饭也用的是柴火,而且住房也是自己家盖起来的,他们不需要承担城市人口生活所需的水电费、煤气费等费用。正常情况下,市场上一份盒饭就要卖到5—10元,所以让每个人每天仅花费6.3元不现实。

    ○记者手记
    体验只有化作行动才更有力量

    这6.3元,不仅仅是用来吃的……从这场活动体验情况来看,6.3元在太原可以维持一日三餐。但是,要是让你这样吃一个星期,你可以做到吗?一个月呢?一年呢?
    其实,这场体验意义在于体验中对生活的审视。在司空见惯的铺张浪费里,我们中的许多人早就忘记了什么是勤俭,什么是节制,也忘记了在同一片天空下,还有1.28亿人在贫困线挣扎,过着日均不足6.3元的生活。参与活动的太原白领邢志宏感慨道:“每笔钱都得抠着花,这是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活动也让人重拾了对生活的感恩,让人明白了每粒米的可贵。跟那些贫困线以下的人比,我们是幸运的,这样的生活需要珍惜。体验活动到了终点也迎来了起点,体验只有化作行动,才更有力量。除了倡导节约,我们也应该想想,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本报记者 李飞飞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