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货车司机生存状况调查
“阅读提示”
货运汽车司机,是现代物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载着南来北往货运量的绝大部分。但是,这样一种职业,这样一个群体,却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只能远离家乡亲人,冒着各种危险,年年月月行驶在人地两生的公路上。
他们被称作“现代脚夫”,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没准儿地奔波在货运始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怎么才能揽到活儿,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是他们大脑里时刻攥紧的问题。然而,现在运费越来越低,生意越来越难做,有一部分司机在逃离这个行业。他们觉得,大货车司机,谁能懂?
大货车司机,行驶在人地两生公路上的现代“脚夫”
大货车司机,承担了物流中货运量的很大一部分。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坐在高高的驾驶室里,光着膀子、不修边幅,终年没日没夜穿梭在人地两生的各条运输线上。人们也很难想象,路边一堵堵上几十公里的“长蛇”,师傅们怎样做到整齐列队,熬过那些大汗淋漓的夏日和挂满冰渣的冬季。
王停肖是太原至济南货运线上的一位司机,开着一辆总质量16吨的货车。每天晚上8点从太原发车,早上8点到达目的地济南。12小时的行程中,他给自己的一点福利是,在石家庄服务区小睡一会儿。剩下的时间,不是开车,就是装货、卸货、等货。五六百公里的路程,准乘3人的车上,永远只有他一个人。他已经习惯了两地之间的孤独,甚至很享受每天背对太阳的生活。
马军军,是太原阳曲县人,跑的是太原至石家庄的线。他在钻井队干过,还做过厨师,结婚后选择了大货车司机这个职业。他现在开的高栏车,已经是他开过的第二辆大货车了。问及原因,小马解释,“太旧路,是太原到石家庄的司机师傅首选的一条路,但是,坡大、车多、路况不是很好。每天跑长途,就一个人,没有过硬的装备,总是不放心。因此,忍痛将开了3年的爱车换掉了”。
小裴,太原万方物流的司机。这么多年,大伙儿都这么称呼他,以至于他的名字,大家已经不记得了。小伙子英俊潇洒,常年奔波在太原与平遥之间。他的车上,永远都有一瓶矿泉水,是吃不上饭的时候用来充饥的。“为什么只有1瓶呢?”小裴说,“这是出门在外的师傅们之间的一种默契。谁车上有多余的水,就要随时贡献出来”。小裴车上的水,有时候是自己买的,有时候是师傅们送的,反正总会有1瓶。
“诚信立天下,四海贯通途”,太原朝阳物流园区的十个字,似乎正演绎了他们的精诚。运输,是商品由产地到消费地的物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代物流中的这样一个角色,在过去是赶着骡、驴、马、骆驼等帮人运输的人,他们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被称为“脚夫”。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运输工具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职业的本质却依然是在不同的两地之间移动,风餐露宿、走南闯北,他们被称为现代 “脚夫”。
有老不能孝有孩不能教,脑袋就别在裤腰带上
长年奔波在太原到济南线上的王停肖,老家是河南濮阳。虽然他有自己的车,却两到三个月回不了一趟家。姑娘5岁了,一年能见到爸爸的日子加起来也没一个月。
王停肖的现实,写照的是大部分大货车司机的生活状态。他们长年漂泊在外、抛家离舍,无依无靠地行驶在人地两生的公路线上,一旦遇到危险往往倾家荡产甚至性命难保。
李向东,老家在河北,曾经是一位大货车司机,现在已经转行。他拿着手机里的照片给记者看。这是一张车祸的照片,两辆大车追尾,后面车的车头已经看不到了。李向东很平静地说,“这是朋友刚刚发过来的图,后面大车的司机已经被送往医院了。类似这样的事情,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司机们早已见怪不怪。没要他的命已经不错了,只是这几年又白干了”。
“大货车司机的心情,谁能理解?他们真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吗”,李向东变得激动起来,“从装货到卸货,一路上扎胎的、偷油的、丢货的,啥事都可能遇到。一车货,你不操心,行吗?再比如,你装上货了,但是走到半路才发现,路不好走,还很远,跟老板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走还是不走?走吧,大车限行要绕好远;不走吧,返回去也不是回事。还有,你拉上货过去了,可是回来呢?找点回货吧,不是找不到等着干耗,就是找到了也赔钱。所以,很多时候,赔就赔了,最起码平平安安”。
“由于劳动条件所限,他们难得上网、难得看报纸看电视,周而复始地过着开车、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有老不能孝,有房没时间住,有孩不能教,有爱人不能陪。只是农村人出来,没文化,干苦力这个也还凑和。一旦有别的出路,谁还愿意再干这个?”向东一股脑儿倒出了他这些年做大货车司机的艰辛和无奈。
运费偏低赚钱艰难,各种限制又让他们像“做贼”一般
近来,二级路上的车,似乎比往日多了些。马军军对这个现象的反应是,现在的货车都不超载,大部分情况下,司机会选择走高速,安全、省心。走二级路基本有两种情况,一是装卸货的原因,二是省道好走,提前从高速下来,能省点费用。
“现在,司机的生意并不好做,经济形势不太好,运费普遍都比较低。就比如今年夏天收菜,西葫芦从地头收是每斤5分钱,到了石家庄的市场上也只能卖到1毛5/斤到2毛/斤。工人工资、市场费用,再加上路费,1斤有1毛5的费用才能保本。所以说,10趟就有8趟赔钱。但是,菜农都是多年的合作关系,也不能说行情不好就扔下不管了。赔,也得干!”
像马军军,就是2个月收菜、2个月收甜瓜,1个月收玉米,剩下的日子给恒邮物流补缺。他的日子被塞得满满当当。但是,有很多司机愁的是没有货可拉。王停肖跑济南,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货相对好拉,零担也好,整车也行,他都不嫌麻烦。太原尖草坪区阳曲镇阳曲村的师傅,已经开着平板车等了一上午了,还是没活儿,“蓝牌货车,单双号限行,我的车一年就得歇半年。为啥保险什么的,都要按全年缴纳,一点都不能少。再说了,我们拉的都是生活的必须品,晚上人家又不收货,限行怎么能促进产品的流通?”
经济下行的压力,司机们无解,而各种限制,他们也很无奈。还有的时候,开着合法的车,拿着合法的证,在家在籍都合法,出门在外就成了违法。货运汽车司机的守法空间被压缩,迫使他们做着像“做贼”一般的营生。
本报记者 张晓敏 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