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前应估算基本费用,出游前查看旅行社证照资质
十一黄金周临近,旅游价格再次上浮,市场上难免出现以价换量的促销。低价未必都是陷阱,但是作为消费者,应该掌握一些明辨的技巧,以防止上当受骗。
“近些年,‘低价游’的质量问题算是旅游市场上的灾区。价格低廉,诱惑力还是比较大的。”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所长王刚说。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今年刚刚发生的案例,涉及到的受害人群包括太原市民王瑛(化名)在内的40多名游客。
8月,王瑛规划云南旅游行程。几经咨询,线路价格几乎每人都在1500元以上。也正是在此时,经人介绍后王瑛认识了某旅行社导游小贾,他给出云南之行一个诱人的价格:成人每人500元,老人与小孩每人800元。价格非常划算,王女士立刻下了决定。她还向计划同行的40多名亲朋好友推荐,并收齐旅游费用交给了贾某。当月,这个旅游团如期出发。
云南行程到了第四天,意外出现了。游客们从一家购物店出来,贾便生气地说:“你们才买了这么点东西,弄得我连路费都挣不回来,现在你们每人必须再交500元才行。”众人当然不会同意,双方不欢而散。午饭之后准备上车时,游客才发现旅游车不见了,贾也没了踪影。站在马路边一直等到当日下午4时,仍不见贾来。无奈之下,王女士报了警。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报名前应初步估算旅行基本费用,而不应被旅行社诱人的广告所打动。”王刚说。他提醒游客,出游前要认清旅行社的资质,报名一定要仔细查验证照。旅行社是许可经营的行业,出境游更是特许经营的业务,要确认旅行社的经营范围,看一看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证件所标明的内容。要警惕路边的小广告、商家的优惠券、熟人介绍赠送旅游、免费旅游等信息。
旅游者还应当与组团社订立书面旅游合同,“在行程中如遇到服务质量问题,应注意留存证据,随时向旅游投诉处理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王刚说。
本报记者 岳晋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