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药品说明书 你看懂了吗

时间: 2014年09月25日06:04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安全用药月”话“合理用药”

    “禁用、忌用、慎用有什么区别?你确信自己弄明白睡前服、空腹服用、顿服、饭前服、饭后服、一天三次的准确含义了吗?保存阴凉处和冷藏分别指多少摄氏度的环境?看看这几个药品说明书上的常见字眼,你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却 “似是而非”,又一个都答不上来呢?
    9月是“全国安全用药月”,如何安全用药,看懂药品说明书少不了。可实际情况如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城乡居民安全用药调查结果显示,87%的受访者曾有过自我药疗的经历,69%的人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而中国红十字会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医疗损害事件造成约40万人非正常死亡。其中,很大一部分致死原因是不安全用药。不少人吃药不看说明书,用药不够谨慎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遵医嘱不重说明书

    记者在省城药店随机采访了几位买药的市民。市民普遍反映,到医院看病,医生开的药都会遵医嘱服用,而对于一些自购的非处方药,或是自己常吃的药,一般都不看说明书。
    今年52岁的赵襄初告诉记者,自己有高血压,每天都吃药,所以常备的几种药都是买回来后,直接把盒子和说明书扔了,药统一放在药盒里。要是感冒了,就买点中药合剂喝,也不用看什么说明书,自己看着来就行,第一次一般都多冲几包。记者问:“那您每天隔多长时间喝一次呢?”赵大爷回答说:“看情况吧。”
    从随机采访的几位受访者看,记者总结了一下,如果是首次用药,“至少要看看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多少片,再看看会有什么不良反应、适用什么人群、有没有要忌的地方。”不看说明书、马虎用药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往往越是常用的药,吃起来越是百无禁忌。市民王喜说:“银翘解毒片是我家的常备药,我最多一次吃过6片,总觉得多吃点就会好得快。可从来没看过说明书,偶尔听同事说,吃这个药‘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现在想想,这些年来因为不注意看说明书,吃药没少犯忌。”

有的药品说明书像“天书”

    服用药品时不看药品说明书,就是因为一个“懒”字吗?很多市民也表示,想看懂药品说明书不容易。有的字体太小,只能配上放大镜看,有的是各种术语,让人一猜再猜……
    “你看看这字小的,戴上眼镜看着花儿,摘了眼镜看不清。”家住省城北大街的周礼纯拿着放大镜指着一张药品说明书给记者看,“你看这上面写着通常成人一次1粒,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这怎么个‘酌情’法?我们老人要吃是不是还得把药片掰开?还是一天就少吃一次呢?真是看不懂啊!”
    无论什么药,在药品说明书上面经常写有“慎用”“忌用”“禁用”,这几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忌用”和“禁用”,很多人都无法区分,甚至有不少市民表示说:“应该是差不多一个意思吧?”其实两者是有严格的界限。“忌用”通俗地说,就是最好不用。此类药品某些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但也有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禁用”是指,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属杜绝、禁止使用。现在的说明书一般都是写“禁忌”和“注意事项”,“忌用”一说用得较少了。

看药品说明书也有“攻略”

    当人们买来一盒新药,面对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一大堆信息,在服药前,应该重点看清楚哪些内容呢? 如何看懂药品说明书,专业人士给出以下建议:
    一看【成分】和【规格】。这是药品的主要内容,看清这两项内容可避免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重复用药。
    二看【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对症下药。这项内容通常通俗易懂,如感冒灵颗粒说明书上该项内容即为 “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疼、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三看【用法用量】,正确的服用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药效。专家提醒大家,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用药都不要超剂量服用,药效并不和超量服用成正比,那样反而会增加副作用发生几率。
    四看【不良反应】和【禁忌】。如白加黑说明书上【不良反应】为“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皮疹等,可自行恢复”,使用者提前了解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万一出现不良反应不至于手足无措。
    五看【储藏】和【有效期】。通常情况下,药物会随着空气温度、湿度的增高而挥发,应尽量按要求保存药物,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比如“泰诺”等药物,如果开盖使用后保存不当,即便没到保质期,也可能失效。

本报记者芦燕娟 文/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