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鲁甸救援的日日夜夜

时间: 2014年08月28日09:40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山西天龙救援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

“编者的话”
    8月21日晚8时30分,天龙救援队第二批队员17人完成了协助壹基金联合救灾在龙头山镇、火德红镇的过渡安置工作返回山西。
    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后,天龙救援队于当晚接到壹基金救援联盟指令,要求他们前往灾区进行搜救工作。8月4日晚,救援队第一批队员7人辗转从昆明到达鲁甸。8月5日深入震中后,队员们赶到受灾最严重的龙头山镇展开生命搜救工作。在3天的救援中,队员们相继帮助当地村民找到失踪的一名八旬老人和两名男童。令人遗憾的是,3名失踪者均已遇难。在此过程中,队员们还投入到运送救灾物资的工作中。8月9日,队员们返回山西太原。8月11日,天龙救援队第二批队员前往灾区。
    地震后的灾区,余震不断、山路中断、物资短缺。救援队的队员们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克服各种困难展开生命搜救工作?救援中又发生了哪些令人伤心、让人温暖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跟随救援队员梁耀丰(网名丸子)的日记感受地震灾后的那些天……

丸子小妹的救灾日记
8月4日

    昨日和朋友们在聚会,突然天龙救援队微信群里发出云南鲁甸地震的消息,心情一下就沉重起来。没过多久救援队就发出了备勤消息,21时陆队长接到壹基金救援联盟指派出队通知。早晨8时左右我们确认出队的7人全部到达太原武宿国际机场。12时55分飞机降落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下午1时多壹基金救援联盟云南火烽救援队和三亚地震救援队开车接应我们去联盟指定的临时指挥中心。到达指挥中心,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简直惊呆了,各地救援队全都集中于此,只为一件事,帮助我们的同胞!
    临出发前突然下起了大雨,心紧张了一下,因为每一次大雨都会给救援加大难度。下午3时30分,乘车前往鲁甸县,一路上雨下个不停。晚上10时左右我们看到了鲁甸县的收费站,这里一片漆黑,像一座孤城,道路周围已经能看到一些小范围塌方还有路面裂缝,每个路口都立了一块去往“灾区方向”的牌子。到达第一个集合点,一所学校。凌晨1时,可以入睡了。

8月5日

    今天,我、咖啡、狼牙、小武前往一线。我们四个人俩人搭一辆摩托,遇到过不去的路就下车徒步。一路上山体滑坡、塌方、道路裂缝,下车后小武说,我和咖啡在前面刚过去一米不到的地方就有一块落石砸下。
    进入龙头山镇,我们通过共青团成都应急救援队了解到由于道路崩塌,救援设备很难进入现场,工作陷入两难。一位村民的八旬老母亲被埋在废墟里,请求赶去救援。因为确定不了方向,只能按照家属的指引排除方位。后来队友狼牙用手挖掘,他说摸到了老人的脚,已经干涸没有水分了,虽然这在意料之中但还是想听到生的气息,遗体搬出来后用棉被包裹抬走了。此时下午五时半狼牙与小武一口饭还没有吃。
    因为路面坍塌,我们四人回不到前指了。可是我们什么装备都没有带,去龙头山镇中心小学找到壹基金救援联盟的营地,那里有块空地,我们放下东西出去找吃的。走了挺久后发现路边有村民提供免费粥可以喝,村民非常热情。喝粥的时候大地又晃动了,这次余震感觉很强。返回营地,小武要回了一大块彩条布,我们铺到地上,头枕着背包,小武说,把头盔放在包旁边,万一有大余震发生还能用到。躺下睁开眼就能看到星星,旁边是坍塌了一半的教学楼,面前是残留的居民楼,我们被包裹在中间就这么入睡了。

8月6日

    早晨有家属到营地寻求帮助,她说: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12岁,还被埋在八宝村的山上。家属带路,当时家属说走一个小时就到了结果我们走了三个小时才到,到了也不敢休息,简单了解状况后就开始分队寻找。家属说当时在摘花椒,孩子在另一边玩,突然地震山体滑坡孩子就不见了。没过多久,狼牙在对讲机里呼叫:发现7岁孩子的遗体,需要帮助。我问小孩母亲孩子穿的什么衣服?那位姐立刻就追了过去,她看了一眼,一声大哭就往下冲,我赶紧追下去,她一下坐在了地上,大声痛哭。我一边安抚她,一边呼叫小武。小孩母亲慢慢安静下来,我扶她走到比较远的地方坐下。孩子母亲不断地哭泣,边哭边向边缘靠近。我立刻紧张起来,挡住她,尽力安慰她。她说,丈夫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她一直都和孩子相依为命。在地震后的三天时间里,她自己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她真的看到孩子躺在那里,还是无法接受。我不停地安慰她,终于她同意先回到平台上去,由我们来安置。就在这时候,另一队在山体滑坡处发现了12岁孩子的遗体。经过沟通家属同意将孩子就地掩埋。咖啡对孩子说:孩子到了那面快快乐乐,喝完叔叔这杯酒好好地走。所有在场的队员摘掉安全头盔默哀。此刻,风好安静。
    队友狼牙,26岁,当过兵,硬汉一个。每晚都会写一篇日记,当他发现7岁孩子遗体时,他写过这么一句话:看到咖啡过来,我上前拦住他,要了根烟,我怕自己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忍不住哭泣。

8月7日

    “搜救黄金72小时已过,多支救援队下撤,山西天龙救援队于10:00从龙头山镇中心小学撤离。”这是我在朋友圈更新的一条救援进展,今天我们撤离了此地。
    出发那天,有好多朋友给我发短信叫我注意安全,见过的、没见过的,还有陌生号码,让我感动难以言表。认识了好多壹基金救援联盟里其他救援队的朋友,他们坦诚、豪爽,如果你问我,这些天你都有些什么体会,我一定会回答说:我知道了什么是力量,各个救援队没有交流过,只是因为一场自然灾害相聚于此,理由很简单:就是找生命!生命在自然灾害中如此不堪一击,生命又是如此壮大顽强。我记得临别前,大家都在说,希望下一次见面不再有灾难。当地朋友也说,希望你们下一次是来云南游玩。

后记

    8月21日,再次来到天龙救援队的办公室,桌子上放着红纱做的大红花,队长陆玫说这是为晚上迎接第二批队员归来而准备的。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后,救援队派出了二批队员,第一批7人,以72小时生命救援为主,第二批17人,协助壹基金联合救灾部完成灾区的过渡安置工作。听着陆玫和队员们讲述奔赴灾区的情形,一晚上经历三次有感余震带来的耳朵轰鸣,穿过被地震阻断的山路,那里不时还有山石滚落下来。为了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只带了一顿饭的食物和两瓶水就深入震中。晚上因为没带露营装备,只能把找到的彩条塑料布铺在地上,身上穿上纸箱睡在一所学校的操场里。连续15个小时的救援顾不上吃一顿饭,没有救援装备只能徒手挖,其中的危险与艰苦可能不亲身经历无法体会。如同救援队员那身火红的救援衣一样,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与热心,帮助着灾区,温暖着人心。
    如今,救援已经结束,灾区开始重建。天龙救援队的新问题、老问题凸显出来。队长陆玫说,这两年地震频发,救援队原来以山地救援为主,装备都是山地救援的而没有地震救援的,从雅安地震到这次鲁甸地震,越来越需要解决地震救援装备的问题。一台油动的破拆装备、生命探测仪,算下来要几万元,对于经费大多靠捐赠和队员自掏腰包的救援队是个不小的数字。救援队虽然加入了壹基金的救援联盟,救援的费用可以报销,但是日常的培训、装备的配备费用还是需要自己解决。社会在发展,人们对公益组织的需求越来越多。可是,公益组织的发展却仍是在夹缝中求生。陆玫在微信的个性签名是“但做好事,莫问前程”。个人在灾难面前是渺小的,需要依靠更多人的力量,如同丸子小妹日记中所说 “生命在自然灾害中如此不堪一击,生命又是如此壮大顽强”。救援队给灾区人民带去了温暖,谁又能给救援队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呢?

郭艳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